
2018年1月7日 星期日 农历十一月二十一 封面图:5日,国家旅游局宣布与高德地图共同推出“全国全域旅游全息信息服务系统”,通过信息融合和资源整合,为游客提供包含假日出游预测、景区介绍及评价、厕所导航及投诉咨询等一站式服务,形成权威的旅游需求总入口,同时用实际行动推动“厕所革命”真正落地。据了解,系统将为游客提供景区厕所一键查找、导航等功能。目前已经覆盖了全国所有的5A级景区和70%以上的4A级景区。同时,系统提供的厕所数据近50万个,不仅包含景区厕所,也包含公共服务设施,预计产品覆盖超过7亿人。 --今日导读-- 【微聚焦】 ▲“18岁照片”刷屏网络朋友圈 ▲报告称有文化收入高老人更易受骗 【微热点】 ▲H5小游戏“跳一跳”潜藏大市场 ▲东北惊现神秘冰圈能“自转” ▲大数据:春运成“全球黄金月” ▲“三九天”养生保健有讲究 【温馨提示】 本页为目录,请按手机相应键阅读下页内容,编辑gxb发送至10658000,可订阅广西手机报。浏览广西最新最快新闻资讯,请访问手机广西网。手机报无法接收自助排障方法:1.关开机并删除部分旧信息;2.发送短信“BF”至10658000补发24小时内未成功接收的手机报;3.更换至另一部彩信手机再试;4.如尝试以上操作仍接收不到,建议您移步沟通100营业厅处理。 【微关注】 “18岁照片”刷屏网络朋友圈 --------- “那一年我18岁,已经是很多年前了,躺在床上怀念我逝去的青春。”最近,中国网民的微信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平台已然被各种富有年代感的“十八岁照”刷屏,大家纷纷通过晒图形式追忆自己的青春。岁月如梭,曾经青葱的“90后”如今已迈向成年。在社交平台新浪微博上,“十八岁照片”的相关话题十分热门,各种关键词登上热搜榜单,达到了数百万的阅读热度。而“最后一批90后即将全部成年”话题更是登顶榜首,超过1300万阅读。 >>为什么“18岁”会刷屏? 在诸多解释中,有一个相对被认可的是:2017年12月31日,最后一批“90后”(生于1999年12月31日)即将度过他们的18岁生日,这意味着“90后”一代已全部成年,集体告别了少年时代。从法律上讲,“90后”全部成年,“00后”登场。原来只是有关“90后”“00后”的事,现在变成了所有年代人的事。 >>集体成年仪式和怀旧情结 广西师范大学法学院社会学老师王波认为,90后的人晒“18岁照片”某种程度上算是一种成年礼,一种集体的成年仪式。成年礼自古就有,是为承认年轻人具有进入社会的能力和资格而举行的人生仪礼,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男子成年实行冠礼,女子成年实行笄礼。对于中年大叔大妈们来说,他们晒“18岁照片”是受微信朋友圈的影响,作为一个社交平台,微信朋友圈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暗示性。人的一生当中,青春,校园,是最纯真、最动人的一部分,人们的情感防线很容易被触动。中年大叔大妈们晒“18岁照片”大多都是在追忆青春和一种怀旧情结。 微评:青春终将逝去,但认真生活、大胆逐梦,希望你我都能一直坚持。无论时间的湍流奔向何方,愿你永远年轻有力,归来仍是少年! 【微调查】 有文化收入高的老人更易受骗 --------- 日新月异的科技时代,不少年轻人常因长辈在互联网生活中被骗而忧心。中国社科院前不久发布的2018年社会蓝皮书--《2018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就指出,目前互联网时代老年人上当出现了新特征:有文化、收入较高的老年人甚至更容易受骗。 >>调查:半数老年人使用手机支付 中国社科院蓝皮书课题组针对使用微信的老年人群,开展的一项“中国老年人互联网生活调查”显示:36.4%的被访者表示偶尔使用手机支付,17.4%的人表示经常用。老年人在使用互联网的诸多功能方面进步明显,但是在网络安全方面防范能力仍相对薄弱。如果将上当受骗涵盖到钱财、感情、谣言、虚假宣传等多方面,被访老年人表示在互联网上当受骗过或者疑似上当受骗过的比例高达67.3%。老年人受骗的主要渠道是朋友圈、微信群以及微信好友。老年人受骗的信息类型前三位是:免费领红包、赠送手机流量和优惠打折团购商品。 >>提醒:老人不应被网络“边缘化” 针对“中高等收入老年人受骗居多”的现象,中国老年人互联网生活调查报告作者、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朱迪解释,这一方面是由于调查对象是使用微信的老年人,本身排除了一部分收入低、受教育程度低的老年人;另外,这些中等收入、经济自主性较强的老年人通常对自己的判断更加自信,一旦发生经济损失也更为严重。“他们有经济自主权,在支付或者点击链接时较少与家人商量,但警惕性和网络安全意识上还存在着欠缺。”朱迪认为,老年人不应被当做新科技的“边缘人”,在老年人的互联网生活中,离不开政策和机制的保护以及政府、社区和家庭的支持与引导,“针对老年人的养生保健类信息、尤其是与营销相关信息的监管也需要强化。” 【微鲜事】 H5小游戏“跳一跳”潜藏大市场 --------- 按住手机屏幕,松开,“小黑人儿”一个空翻,跳向下一个方格,只要站稳就能得分……岁末年初,一款名为“跳一跳”的微信小游戏,以“难以想象”的速度占领了朋友圈,成为全民热门话题。无需下载、即玩即走、轻松休闲,小游戏几乎无门槛,就连平时不怎么玩的游戏“小白”,也能玩得不亦乐乎——这正是H5小游戏的迷人之处。看似不起眼的小游戏,背后却潜藏着数百亿元规模的大市场。H5游戏蓄力多年,此番得到微信小程序的入局,更是让业内人嗅到了春天来临的气息。 >>蹿红背后是小程序在撑腰 H5小游戏,可以简单理解为手机端的网页游戏。一些游戏业内人士认为,这种小游戏有望成为继端游、页游、原生手游之后的第四大游戏主力军。对这次“跳一跳”的走红,艾瑞咨询分析师陈小欢认为,这跟微信的“强制”推广有一定关系,微信升级新版本后,用户进入微信,就能看到“跳一跳”游戏。也就是说,“跳一跳”走红,其实是微信小程序在背后撑腰。有人认为,这相当于把游戏直接无障碍地推到9亿用户的面前,这换了任何一个游戏都可能会火。 >>H5小游戏是否等来春天 小游戏点开就能玩,这是优点,也是软肋,游戏太简单,用户可能很快就会玩腻,而且缺乏主动探索的动力。比如这次微信小程序共推出15款小游戏,但除“跳一跳”外,其他各种棋牌、找茬、消除类游戏,并没有受到太多关注。对于H5游戏的市场规模,市场看法不一。有数据显示,H5游戏2017年市场约为30亿到50亿元,未来市场可达300亿元。而在白鹭时代联合创始人黄竣看来,市场规模可能更为乐观,2017年估计在100亿到200亿元上下,而已经到来的2018年,有望迎来爆发性的增长,“保守估计比去年增加两三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