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京市中医管理局、东城区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六届北京中医药文化宣传周暨第五届地坛中医药健康文化节今天在地坛公园举行,活动将持续到5月12日,时间为每天9时至16时。
本次活动以“中医药文化,在你我身边”为主题,通过义诊服务、中医讲座、文化宣传、趣味游艺等多种体验形式,践行“传播文化、服务百姓、促进健康”的活动宗旨。
在地坛公园方泽坛内中药文化荟萃展示区,能在阳台种植的中药展引人驻足,中药师为您现场讲解中药植物的简易栽培方法、药食同源药材的合理使用、常用中成药的使用误区等科普知识。中医专家团队义诊咨询区和大讲堂义诊咨询区的知名专家们为市民提供中医健康咨询。洪昭光、鲁兆麟等中医药科普名家今天在中医名家大讲堂就节气、食疗等养生内容做了讲座,深受市民欢迎。今后两天还将有多场中医药文化科普讲座等您参加。现特摘录几位名家部分讲座内容,以飨读者。
静心决定养生效果
全国首席中医健康指导专家
中医养生博大精深,贯穿始终的是养神与养形。
养心是养生根本
中医学指的“心”不仅仅是有输送血液功能的心脏(“心主血脉”),还包括了思维、意志、智慧等功能(“心主神明”),而且认为“心藏神”,可以主宰五脏六腑,是一身之“大主”。《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
因此,任何时候、以任何方式养生,都必须注重养心,养心才是养生的根本。
以静养心是养生大法
如果心失所养,必然累及其他脏腑,主要将累及脾和肾,临床大多出现几大症状:
心悸惊恐;
烦躁不安;
寐难多梦;
神疲力乏;
意志不坚、情绪低落;
记忆力衰减;
少气懒言或喋喋不休;
食欲减退、日渐消瘦;
冷汗淋漓、性能力减退。
中医养生讲究“中和”,即阴阳平衡、水火相济。由于心为阳脏、火脏,性热、主动,而静属阴、为水,基于阴阳平衡的观点,养生就必须以静制动、以水济火。所以,以静养心是养生之大法。
如何食养药养术养
食养:
不暴饮暴食(常保持“七分饱”);
尽可能“过酉不食”;
大喜、大怒、深忧、深思、大悲、大恐、大惊之际或1个小时之内,不宜进食;
间隔1周,适量食用莲子粥、龙眼粥等。
药养:
天王补心丹;
柏子养心丸;
孙光荣经验方:生晒参10g、生北芪10g、紫丹参10g、云茯神12g、炒枣仁12g、灯芯草3g(第1周连服7剂,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此后,每周服1剂即可)。
术养:
自我调节情志:“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数”;
合掌,以双鱼际击打膻中穴;
盘腿静坐,每日30分钟,摒除一切杂念;
自振:平视,平开半步与肩宽相等,垂手,微屈膝,摒除一切杂念,全身抖动,至微发热止;
琴棋书画;
挚友交谈,解开心结。
卫生部首席健康教育专家
洪昭光
健康是人生第一财富,是国家第一资源。总之,“健康不是没有疾病,不是不虚弱。健康是躯体、心理、人际适应和精神道德上的完满状态”,这条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世界卫生组织对1948年最初健康定义的完善和补充,再准确不过地说明了健康有三个层面,最高的是精神层面,即心灵层面。
健康的敌人
当前,5种主要慢性生活方式疾病:心血管病、脑血管病、肿瘤、糖尿病、慢阻肺就占了我国人口死因构成的80%,而其中心脑血管病就占了近一半,即40%。
研究表明:有9项危险因素可以解释90%的急性心肌梗死,即高血压、高血脂、吸烟、糖尿病、肥胖、精神压力、不爱运动、少吃蔬菜水果、酗酒。其中前四项最为危险,每项都能独立致病,而如果合并存在,则危险性倍增。
目前我国心血管病预防的潜力和空间是很大的。有人把这前四个主要凶手形象地称为:悄悄的凶手高血压,无声的凶手高血脂,微笑的凶手吸烟,甜蜜的凶手糖尿病。
健康的朋友
1992年的维多利亚宣言提出:健康需要构建四大基石和三座桥梁。四大基石是: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三座桥梁是:科学论据和政府决策之间;知识与行为改变之间;专业人员与社区公众之间的桥梁。这就是健康的好朋友。
健康的朋友有什么作用呢?
总体上,健康的朋友即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使各种慢性生活方式疾病的发病率减少一半,使健康寿命延长10年,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大大提高。
1996年美国疾控中心报告:若采用医疗措施,要使美国人均寿命延长一年,就需要数百亿至上千亿美元;而如果采用健康生活方式,则不用花多少钱,就能使美国人均寿命延长10年,而且生活质量大大提高。2008年,美国发表一项对8万名35至59岁的中年妇女从1980年至2004年的连续二十多年追踪研究,结果表明:健康生活方式可使中年妇女死亡率下降55%。
健康的天使
实际上,真正主宰我们健康的是我们人人心中都有的健康天使我们的心灵。
当我们的心里充满阳光,世界就一片阳光,心情就如春风桃李花开日,生活和谐美满,全身充满正能量。反之,也一样。西方有句谚语:“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疾病的一半是心理疾病”。中医“内经”则有“百病始于心”的说法。实际上我们的精神面貌即心理和心灵不仅决定我们的健康,还决定着我们的事业、家庭、人际适应和生活的方方面面,而这些又与我们的心情、心态、喜怒哀乐忧思、饮食、睡眠息息相关,进而与各种危险因素和烟酒嗜好息息相关,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笑对生活
幸福一生
中华中医药学会首席健康科普专家
温长路
在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不仅是不生病,而是包括健康的机体、健康的心理、健康的社会适应状态、健康的道德观的新的健康理念中,有三条都是与心理健康相关的。所以说,心养精神养生,保持和谐的心理是养生的第一要务。高楼大厦,支柱是第一重要的元素。养生法宝,精神是最重要的构成。养精调神,铸就健康支柱。
人有七情六欲,正常情况下并不发病。但人的情绪的异常,就可以表现出多种病态,引发多种疾病。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故事,对我们很有启发:范进中举成疯人,是喜伤心的例子;诸葛亮三气周瑜,是怒伤肝的写照;林黛玉忧思患肺痨,说的正是忧伤情绪对肺的损伤;李清照思夫弄得“人比黄花瘦”,是思伤脾的典型表现;杯弓蛇影的故事,是疑惑和恐慌造成的案例;伍子胥过昭关一夜白头,正是恐伤肾的结果。
笑一笑 少一少
笑是好心情的表现,也是人体的一种健身运动。笑能使人头脑清醒、精神振作、体力恢复。笑还能促进食欲,辅助睡眠,通过增进消化液的分泌和消化道的活动,而使人胃口大开,通过调整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把人送入梦乡,睡得酣甜。
哭一哭 消了愁
哭是一种直接、有效地宣泄积郁、表达痛苦、消除忧愁放下包袱的好方法。眼泪能把机体应激反应时产生的危险毒素排出,忍住哭的人意味着自身慢性中毒。
愁一愁 白了头
忧愁过度不仅是白发过早出现的直接原因,对人体的其他危害更严重,甚至直接危害到人的生命。因不良情绪致病者,在消化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中占很大的比例,还会造成寿命减少的损害。忧愁还会促进癌组织的形成和发展,成为一些癌症诱发和加重的因素。
肝火盛 不长命
怒,是一种强烈的精神刺激。大怒直接损害肝,破坏肝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大怒还对中枢神经系统、血液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有资料表明,各种重大疾病发病率的70%左右与愤怒有关。
世界卫生组织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后指出:个人的健康和寿命,60%取决于自己,15%取决于遗传,10%取决于社会因素,8%取决于医疗条件,7%取决于气候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