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位于汉江与丹江之间的太极峡,才切身体会到鬼斧神工这个词的真正含义,这个镶嵌在湖北与河南两省毗邻的山水之间而形成的举世罕见的天然太极图,真是“造化神来奇景,天下第一奇观”! 太极峡大门 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路途奔波,我们来到一高大巍峨,书有苍劲有力的“太极峡”三字的仿古建筑门楼处。以为目的地到了,下车一问,方知此处距景区还有好几公里。这里仅是进入景区的第一道门。之所以下车,一为游客方便、购物,二是拍照留影。如此10分钟后,上车继续前行,忽见路旁一牌,写有“火焰山”,只见极目处裸有大片红色的石头,远远望去,极像燃烧的火焰,果然是“火焰山”。可惜此行不是自驾游,否则一定下车领略。 终于到了峡谷的入口。只见古色古香的石牌坊横跨在峡谷两侧,上书“太极峡”三个字,上联:进去才识一二三,下联:出来方知天地人。这幅对联分明是告诉游人,没真正游览太极峡风景者,别道途听说,只有进了景区,方知其中的奇、绝、妙、美;待游览出来,才知大自然的神功雕斧。 逆着溪水流斛,栈道两旁是黝黑的砂岩石壁,石壁的缝隙中顽强地生长着一丛一丛的翠竹和绿树,抬头仰望,上面是一道狭长湛蓝的天空,两侧石壁极其陡峭,不得不让人佩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一处陡峭的地方被建造者雕上具有汉代风格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象图”,很是古朴。石壁上留有许多被水冲刷过的槽痕,想必是在岁月的长河中,因了连续不断的悬泉瀑布飞流其间所致。如白练般,那潺潺而流的谷中溪水,从高处层层跌落,飞花碎玉般形成一个个小石潭,如一幅画,一首诗。潭水幽深碧绿,潭底石子、游鱼清晰可见。 丹霞地貌 树木在微风中摇曳,我们小心地穿过一段虎口崖,看到一眼泉水从整块的石壁中汩汩而出,不知其源头在何处,旁书“黄龙”。一个一人多高硕大的紫砂壶端放在那里,泉水从壶嘴源源流出,倘若尝一口,定是清冽甘甜。这山间泉水味道果然不同凡响。 两旁的山峦耸立,绿树掩映中,盘龙洞镶嵌在半山绝壁里,洞内龙影遍布,并有许多分支小洞,传说是小青龙和小黄龙夫妻及孩子们栖息的地方。据说这个盘龙洞可以通向河南省的淅川县,山岩里的水含有大量的溶解的碳酸钙,从洞顶和洞壁滴出或流过之后,大量碳酸钙经过千年沉淀出来在洞顶上形成巨大倒挂的“石钟乳”,洞底堆成形态各异的石柱、石笋。 峡谷小瀑布 太极峡风景区是一个集雄、奇、秀、险为一体的旅游景区,面积38平方公里,西北为层峦叠嶂、峡谷幽长、草木葱茏的山区,东西是修竹掩映的村庄和绿色的田野。双龙山峡谷是一条在造山运动中剖削的裂谷地缝,形成天然的太极图案。谷长10余公里,最宽的地方有150多米,最窄的地方仅1米左右,谷深120多米,由于“万峰环绕、千泉归壑,溪水涮蚀”的作用,孕育了多姿多彩的奇观。谷内群瀑飞流,两岸名木千姿百态。游人至此,仿佛进入“大自然博物馆”,能够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妙。 笔者曾三次到太极峡摄影采风和游览,太极峡原名双龙峡,2009年7月更名为太极峡,峡谷内绝壁高耸,曲径回环,怪石嶙峋,飞瀑流泉,浓阴蔽日,鸟语花香……置身其中,如漫游于画廊之中。尤其是俯瞰青龙山、黄龙山“龙首”相缠相偎的情景,俨然一幅天然“太极图”置于万山群峰之中,让人无不感叹造化神奇,笔者专程登上黄龙山,在灿烂的阳光下俯瞰黄龙、青龙亲密相拥,庞大的龙首相拥相抱,左右回环,阴阳变换,惟妙惟肖,正是一幅天然太极图!二龙分别张开的龙爪及宏伟的身躯参差相接,就是谷底曲径回环的缘由!这是任何人力所不能为的!太神奇了!太绝妙了! 峡谷石壶 |
上一篇:杨式太极拳俱乐部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