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湖北医药学院外教Miciah由于工作压力大,出现焦虑情绪,还伴有功能性消化不良。前日,Miciah来到市中西结合医院针灸科做针灸治疗,对针灸的神奇疗效及医生的医技赞叹不已。 美国人Miciah是湖北医药学院的一名外教。最近一段时间,Miciah由于工作压力大,出现焦虑情绪,还伴有功能性消化不良。Miciah的学生唐米丽在市中西结合医院针灸科实习,唐米丽告诉Miciah,针灸能治疗她的症状。于是,Miciah让唐米丽带她到该院体验中医针灸治疗。 前天上午,市中西结合医院针灸科主任陈燕接诊了Miciah。陈燕先为Miciah腹部做温针治疗,按照针刺疗法将针扎到一定深度,找到感应,再施用手法。扎针前,Miciah还担心疼痛有点紧张,扎上后她感觉有点酸麻沉胀,并不觉得疼。接着,陈燕在针尾缠裹艾绒,点燃后给针加温。随后,陈燕又为Miciah四肢做了电针。 做完针灸,唐米丽问Miciah什么感觉,Miciah说:“有点酸、有点痒。”“中医很厉害,我做完治疗后,整个人舒服许多,感觉很轻松,下次我还会来体验。” Miciah对陈燕说。“中医讲究辨证和平衡,因人施救。”陈燕说,一般的消化不良问题,吃几顿稀饭,让胃肠休整休整,也许就好了。但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来说,可选择针灸治疗。 相关链接 针灸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通常指毫针)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刺激人体特定部位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刺入点称为人体腧穴,简称穴位。 根据最新针灸学教材统计,人体共有361个正经穴位。灸法是以预制的灸炷或灸草在体表一定的穴位上烧灼、熏熨,利用热的刺激来预防和治疗疾病。通常以艾草最为常用,故而称为艾灸,另有隔药灸、柳条灸、灯芯灸、桑枝灸等方法。 如今人们生活中也经常用到的多是艾条灸。针灸由“针”和“灸”构成,是东方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内容包括针灸理论、腧穴、针灸技术以及相关器具,在形成、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鲜明的汉民族文化与地域特征,是基于汉民族文化和科学传统产生的宝贵遗产。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