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网1月19日讯(记者 聂子杰 通讯员 崔鑫)1月19日,芝罘区政府召开2018年首场新闻发布会,会上发布了芝罘区2018年为民服务实事,内容包含从教育、城建到食品安全、医疗行业等各个老百姓关心的内容,2018年芝罘区将会在多个民生领域同时发力,继续为民服务,为民办实事。 南尧小学、御龙山学校投入使用 新设5处幼儿园 教育一直是老百姓非常关心的话题,近年来,芝罘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据芝罘区教体局副局长潘忠伟介绍,2012年以来,芝罘区累计投入12.5亿元,完成了三中新校区、南山路小学等14所学校建设,投入资金1.5亿元,完成了一中、十中等38所学校校舍、总面积约18万平米的加固任务,确保了校舍安全。同时,建立了中小学校舍安全年检制度,委托专业机构,每半年组织一次覆盖全区的校舍安全专业化统一排查,已先后完成4次校舍安全隐患全覆盖排查及鉴定工作,排查学校70余所,排查建筑面积达74万平方米,鉴定面积达25万平方米。同时,累计投入资金2500万元,对全区学校排查出的安全隐患及时进行了排除整改。 2018年区委、区政府继续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计划投入资金3亿元,确保南尧小学、御龙山学校年内投入使用,年内完成柏林春天小学、康和新城小学、珠玑小学、蓁山小学主体建设,启动十五中改扩建等项目。 6座天桥 9条新路 芝罘城建再发力 出行交通是否顺畅,一直是困扰芝罘这个老城区的一大难题,为了进一步提高交通通行能力,2018年芝罘区在道路城建方面也有大动作。据区政府投资工程建设管理办副主任于涛介绍,2018年芝罘区将启动6座过街天桥设计和建设工作。其中,年内完成南大街与向善街路口、西南河路与毓东路路口、北马路与海港路路口等3座过街天桥建设;启动幸福路与幸福中路交叉口、大海阳路文化路农贸市场路段、芝罘屯路科技市场门口3座过街天桥规划选址及方案设计工作。逐步解决主要路口人车混行和行人过街问题,提高交通通行能力。 同时,为实施“三改一通”工程,打通交通“大动脉”,完善居民出行“微循环”,2018年芝罘区计划实施9条道路工程,其中,华盛路东段、通姜路西延、鲁峰街、电厂东路和冰轮路北延年内将全部启动建设;福盈路、西炮台山南路、鲁玉街和峰山路将配合市级实施。 老旧小区改造不停顿 示范级公厕将亮相 芝罘区作为老城区,老旧小区改造也一直是居民关注的热点之一,同时芝罘区在这方面也已经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据综合行政执法局主任科员解文晓介绍,2017年芝罘区投入资金3.5亿元,对中心城区的64个老旧社区进行了基础性改造,并在全面改造的基础上,打造了凤凰台、民生等10个特色社区和塔山、辛庄等4个社区游园。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选聘了8家物业公司进驻64个老旧社区,开展卫生保洁、市容监管、绿地养护等工作,实现了老旧社区物业管理全覆盖。 2018年,按照老旧社区改造“三清、四改、五升级”的总要求,区委、区政府计划投入7100万元,对奇山、文化宫、华新等17个老旧小区进行整治改造,对276条背街小巷开展整治,整治区域总面积201万平米,惠及居民2.5万户,计划3月底前开工,11月底前完工。 同时,计划在大海阳南街、奇山中街等社区利用街角、空地选址打造20处“口袋公园”,增设苗木、景观石、甬道和休闲设施,美化社区环境,方便居民休憩。在市府、华茂、向阳、环山路、进德、东花园建设6座小型垃圾压缩站,推行更加环保、高效的生活垃圾二次转运模式,减少垃圾收集和清运过程中的异味污染;开展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工作,变废为宝、综合利用,实现建筑垃圾“围城”源头治理。 2018年,为满足市民需求,芝罘区计划新建公厕6座,拟对8座达到使用年限的公厕进行更新,对32座设施陈旧、功能缺失的公厕进行改造,增加完善无障碍设施,有条件的增建第三卫生间。为了提升旅游服务水平,经专家充分论证,在人流密集、游客众多的旅游大世界建设一座高标准旅游示范公厕,配设第三卫生间、母婴室,并在公厕内设置休息室、自动售货机、无线网络等便民服务设施。 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建设两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医疗卫生事业同样也是关系民生的大事,2017年,芝罘区整合区内医疗资源,建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206支。结合家庭医生签约的服务内容,创新开展“健康1+1—搭起服务百姓连心桥”等活动,全区家庭医生签约覆盖率达到30%、重点人群签约率达60%,贫困老年人和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签约率达到100%。 据卫计局副局长王绍红介绍,2018年,芝罘区将继续加大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力度,对家庭医生团队服务质量重点考核,实行动态管理。同时芝罘区还计划完成东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改造升级,同时力争2018年8月底前完成毓璜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结合妇幼保健院建设,设置卧龙、世回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预防接种门诊,解决世回尧超大门诊问题。 “天网”恢恢 2018年芝罘区将实现“天网”工程全覆盖 “天网”工程相信不少市民都有所了解,它就像是一双无形的眼睛,时刻在你我身边守护着广大市民的安全。据公安分局治安大队副大队长刘本举介绍,芝罘的“天网”工程于2014年正式启动,先后投入1.26亿元,用于全区“天网”工程建设和老旧社区视频监控改造工程。目前,经过自主建设、整合社会资源,全区接入公安分局后台的视频图像已达10613路。 近年来,随着芝罘区“天网”建设的不断完善,利用视频侦查打击现行犯罪、破获案件、掌控公共场所各类大型活动的公共安全,已成为公安机关的主要工作手段。据统计,2017年民警通过视频跟踪、分析研判,破获各类案件3000余起,利用信息化手段破案比例达90%以上,实施公共场所各类大型活动安全监管100余场次,“天网”建设在保障芝罘区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鉴于“天网”工程在维护社会治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为更好地服务民生,进一步扩大监控覆盖面,消除盲区,在前期“天网”建设的基础上,2018年,芝罘区政府决定再投入4000万元,新建视频监控点位1500处,并对部分已建点位进行调整升级,同时大力整合全区已建监控资源,力争实现公共区域视频监控全覆盖,为震慑犯罪、打击破案提供有力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