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天气 5月5日立夏,乌鲁木齐最高温将升至22℃。气象部门预计,5月7日白天,乌鲁木齐最高温将升至29℃。 5月4日白天,乌鲁木齐最高温达17.9℃,这是自上一场冷空气过境之后,乌鲁木齐的最高气温。乌鲁木齐市气象台当天上午发布信息称,因为未来几天没有明显的冷空气活动,乌鲁木齐的气温将不断上升,5日白天的最高温将升至22℃,7日高温将达到29℃。 “周末29℃的气温是正常升温,并没有什么明显的特殊原因,不过周六城区可能出现的短时东南风,会对升温有一些帮助。”乌鲁木齐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王健说。 5月第一个周末,恰好赶上“立夏”节气,而在去年同期,因为受降雨影响,乌鲁木齐的最高温并没有突破20℃。 立夏是立夏,入夏是入夏,虽然在这次升温天气过程中,乌鲁木齐的最高温度能够达到29℃,但因后期气温还会稍有回落,所以并不意味着首府真正进入了夏天。 ------------------------------------------------------------------------------------- 节气·立夏 立夏——农历24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表示盛夏时节的正式开始,太阳到达黄经45度,对应《易经》巽卦。 关于立夏,《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解释为:“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这里的“假”即“大”之意,是说春天的植物到这时已经长大了。 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 好时光,莫辜负~ 立夏由来和发展 立夏这个节气在战国末年(公元前239年)就已经确立了,预示着季节的转换,为一年四季之夏季开始的日子。按照气候学的标准,5天平均气温达到22℃才算夏季开始。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立夏时节的候温同气候学标准大致接近,而这一地区正是二十四节气的起源地。由此看来,二十四节气把立夏节这天作为夏季的开始还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立夏时节,万物繁茂。明人《莲生八戕》一书中写有:“孟夏之日,天地始交,万物并秀。” 这时夏收作物进入生长后期,冬小麦扬花灌浆,油菜接近成熟,夏收作物年景基本定局,故农谚有“立夏看夏”之说。据记载,周朝时,立夏这天,帝王要亲率文武百官到郊外“迎夏”,并指令司徒等官去各地勉励农民抓紧耕作。旧俗立夏日又为民间传统节日,称“立夏节。” 一、15时30分迎立夏 立夏,隶属夏季的第一个节气。每年5月6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45度时,为立夏节气开始。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中说:“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万物至此时皆已长大,故名立夏。 《礼记·月令》篇中如此描述立夏:“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苦菜秀。”说明在这个时节,青蛙开始聒噪着夏日的来临,蚯蚓也忙着帮农民们翻松泥土,乡间田埂的野菜也都彼此争相出土日日攀长。 立夏三候 一候蝼蝈鸣丨蝼和蝈蝈开始鸣叫 立夏之日“蝼蝈鸣”。 东汉郑玄释,“蝼蝈”为蛙类,非蝼蛄。 立夏鸣的据说是一种色褐黑的蛙。 二候蚯蚓出丨蚯蚓从泥土中钻了出来 蚯蚓又名曲蟮,蟮长吟于地下, 感阴气而曲,乘阳气而伸。 三候王瓜生丨土瓜开始发芽 王瓜又名“土瓜”, 瓜似雹子,熟则色赤,鸦喜食之, 故称老鸦瓜,非黄瓜。 ------------------------------------------------------------------------------------- 二、立夏·民俗趣谈 迎夏仪式 古代,人们非常重视立夏的礼俗。在立夏这一天,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举行迎夏仪式。君臣一律穿朱色礼服,配朱色玉佩,连马匹、车旗都要朱红色的,以表达对丰收的祈求和美好的愿望。宫廷里“立夏日启冰,赐文武大臣”。冰是上年冬天贮藏的,由皇帝赐给百官。 尝鲜活动 在后世,立夏还有尝新等节日活动。如苏州有“立夏见三新”之谚,三新为樱桃、青梅、麦子,用以祭祖。在常熟,尝新的食物更为丰盛,有“九荤十三素”之说,九荤为鲫、咸蛋、螺鰤、熄(即放在微火上煨熟;一种烹调方法,用多种香料加工而成为熄鸡)鸡、腌鲜、卤虾、樱桃肉;十三素包括樱桃、梅子、麦蚕(新麦揉成细条煮熟)、笋、蚕豆、矛针、豌豆、黄瓜、莴笋、草头、萝卜、玫瑰、松花。在南通,则吃煮鸡、鸭蛋。 斗蛋游戏 为什么要斗蛋?民间的说法是:“立夏胸挂蛋,小人疰(zhù)夏难”。进入夏天后,因感暑热之气,有些人,尤其是老幼体弱者,容易出现食欲不振、乏力倦怠、心烦气虚之类的症状,称为“疰夏”。鸡蛋作为一种简单易得的营养品,用来为预防疰夏提前“进补”,是个不错的选择。而配合孩子们的心性,将吃与玩结合在一起,那就更好了。 当然,作为一种节令习俗,“立夏蛋”有它的巫术/仪式意义所在。根据中国传统医学理论,夏季宜养心,人们认为“心如宿卵”,所以在夏天到来的时候吃蛋,作用是“拄心”。而“吃蛋拄心”,配合上立夏的其他习俗——吃笋,拄腿;吃豆,拄眼——人们因面对着即将到来的酷暑苦夏、身体亏损而生的不安全感,终于在这一整套“以形补形”、支撑体魄康健的仪式中找到了消解之处。 所以,过去的民间俗谚会这样说:“立夏吃了蛋,力气大一万。”尽管,到了不愁营养、唯独怕胖的当下,那些恨不得抖一抖就瘦三斤的人儿们,会把这句话改成“立夏不吃蛋,瘦得不好看”,也真是没准儿。 立夏“秤人” |
下一篇:立夏到来 夏季养生养心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