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饮食养生 > 本报记者探访广西巴马“养生胜地”

本报记者探访广西巴马“养生胜地”

时间:2018-01-18 22:50  来源: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本报记者探访广西巴马“养生胜地”


  巴马命河,象征着巴马“盛产”百岁寿星。

本报记者探访广西巴马“养生胜地”


  巴马活泉景区里有不少笃信“水是最好的药”的候鸟人。

文/本报记者一帆 图/老树干

1月6日,广西巴马坡月村,下了一夜的雨在清晨时分停了,山头被层层雾气萦绕,绿意愈发葱茏。山脚下的村庄巷陌被雨水洗过,氤氲着墨色。

到百魔洞呼吸高负氧离子的空气,在磁疗区坐卧,喝洞里流出的弱碱性泉水,用盘阳河水泡脚,爬山、跳舞、散步、找乐子,吃当地清淡的饮食……这些是居住在巴马的“候鸟人”们笃信的养生方式。记者在巴马采访的几天里,一再地听到生病的体弱的人,尤其是“三高”甚至患癌的中老年人,在来到巴马以后体质改善的事例,无法不对“世界长寿之乡”的神奇心动。

“候鸟人”数是当地人10倍

全境1971平方公里的巴马瑶族自治县下辖多个村子,其中坡月村因为距离百魔洞最近,且依傍着盘阳河,成为“候鸟人”最多聚居的地方。大量“候鸟人”的存在火了快递业。当地政府曾委托几家快递公司,合作统计出坡月村“候鸟人”的数量:旺季时3万,平时也有2.4万左右。而坡月村本地居民只有2000多人。

在坡月村狭窄的街巷里行走,时有恍惚之感:广西特殊的地貌决定了这里的土地十分金贵,村民宅基地面积有限,而大量涌入的“候鸟人”居住需求旺盛,村民便在自家房子上面继续修,盖出四层五层,出租给外来者。再后来,有眼光的投资者看到这里的商机,带着钱来到巴马,与村民联建养生公寓。投资者把三四层的房子修到了十几层,低层归村民居住使用,余下的出租。

从现代社会回归农村生活的城里人,和从农耕社会“升级”到现代社会的当地人形成了一种奇特的“对调”关系,给人时空错落之感。

神医遍地往往真假难辨

从南宁吴圩机场下机,要抵达位于广西西北部的巴马瑶族自治县,还需要坐近5个小时的大巴车。虽然这个地方这些年名气越来越大,但交通依然不便。最新的消息是2018年南宁至巴马要通高速,将行程缩短到3.5小时。

就像巴马科学养生协会会长伍永田说的那样:巴马这个地方正是因为地处偏僻,一直落后,工业几乎为零,污染也几乎为零,才有非常好的生态环境,也才保证了长寿之乡诞生的自然条件。

人们熟知巴马,是因为它是中国目前唯一的被国际、国内共同认可的长寿之乡,截止到2016年末,巴马健在的百岁老人有98位,百岁寿星比例为31.7人/10万,是世界长寿之乡认定标准的4倍多。

早在1991年,东京召开的国际自然医学会第13次年会上,巴马被宣布为世界第五个长寿之乡。12年后,国际自然医学会又在这个小县城举办了巴马首届国际长寿学术研讨会,授予它“世界长寿之乡”认定书。这是巴马神话的开始。

2003年起,巴马游客开始明显增多,2007年达到了11.6万人次,2016年高达434.67万人次。2017年1至10月,巴马全县接待游客456.69万人次。记者在坡月村看到,长度不足300米的主街被16家旅馆占据,偏街上的旅馆也有10来家。稍微离开主街,去往百魔洞的路上,有几个在建的房地产项目,加长敞篷看房车停在路边,与脏乱的街道形成对比,十分穿越。

大量病人的存在,让坡月村遍地“神医”,每天都能看到各种吹嘘得神乎其神的治疗方法在做宣传,有人号称两个月治愈肺癌,有的人宣称只要花三万元就能让晚期患者好起来。而盘阳河也因为生活垃圾的增多变得比以前混浊,检测发现,水中的大肠杆菌有超标之虞。

这一切并没有阻止人们奔往“养生胜地”的脚步。越来越多的人相信洁净的空气、充足的阳光、成分特殊的山泉水、特别的地磁、健康的五谷杂粮以及坚持锻炼、与世无争的好心态相叠加的办法,能够改善身体状况,甚至医治疾病。

三百六十行之外的新职业

本报记者在来巴马前,不止一位朋友嘱咐说:“都说那里的水好,多喝点好水啊。”

人们更倾向认为,巴马人长寿最重要的秘密在于水。水大概是巴马“养生菜单”中唯一可以大批量推广到巴马之外任何地方的特产了。“都知道巴马的水好,到底好在哪里?究竟对人体健康有什么作用?应该怎样喝水才更健康?这一切都需要有科学的研究、真实的案例做基础,需要有人总结和推广。”1月7日,在巴马活泉景区,巴马科学养生协会会长伍永田对记者说。

巴马活泉景区是全国首家水文化工业旅游景区,位于巴马镇设长村班足屯,因为距离坡月村有50公里左右,显得更清净。景区里除了游客、工作人员、一批批参观考察者,还生活着部分“候鸟人”。这些“候鸟人”自称“先觉者”,因为他们比别人早一步认识到饮水之于健康的意义,因而离开了人多杂乱的坡月村,寻找更适合养生的清净之地。

景区内建有山庄、木楼,有巴马活泉生产车间,可以参观活泉玉潭、瀑布以及一号与零号水源等等。“我住在这里,在这里做义工,就是为了一口好水。”已经在巴马生活了10个月的胡亚萍告诉记者,来巴马前她是个胖子,三高,现在她减了几十斤体重,血压血糖都恢复了正常,“完全变了一个人”。

她在巴马活泉这里找到了自己的新角色——鉴水师。这是一个三百六十行之外的新“职业”。

在城市里,随意走进一家超市,都能看到琳琅满目的饮用水。而对于绝大多数消费者来说,这些水外观看不出差别,喝也喝不出差别。巴马科学养生协会会长伍永田说,绝大多数的人其实是“水盲”,对饮用水了解甚少。鉴水师的职责就是通过科学的演示和讲解,告诉民众如何选水、如何喝水,以增进健康。

记者注意到,在聆听鉴水科普时,游客不断发出惊叹声,频频点头。他们对水有了最基础的认识:纯净水、蒸馏水、矿物质水、矿泉水、山泉水有什么区别?好水的标准是什么?烧开的水有一层“水垢”是好事还是坏事?一个人一天应该喝下多少水?美国医学博士巴特曼为什么说“水是最好的药”?

2017年12月初召开的首届广西河池(巴马)国际长寿养生健康饮用水博览会上,鉴水师们的科普就曾经让与会者“震惊”。而在本报记者抵达巴马前不久,巴马活泉刚刚被广西壮族自治区和河池市两级科协授予科普教育基地,类属“饮水与健康”。

对于伍永田和他组建的鉴水师队伍来说,授牌仅仅意味着开始,此后还有漫长的路需要走。记者同时得知,巴马活泉目前已经在大连设立经销处,位于中山区港湾街。大连人不用去巴马,也可以喝到长寿之乡的好水了。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