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2018年度民生实事清单昨天也对外公布。 在今年市政府开列的 40项民生实事“菜单”中, 涵盖教育、医疗、就业创业、居住、 社保、出行、安全环境、 生活品质和生活环境等9个方面内容, 这些事项都是通过广泛征求 代表、市民的意见形成的。 与往年不同的是,属于政府部门职责的日常事务性工作和本来就要实施的工程性工作,没有再单独拿出列入清单,因此今年的事项虽比往年有所减少,但实际上政府全年所做的民生工作总量并未减少、投入继续加大。 新增2万幼儿园学位、5万公办中小学位 资助2000名青年接受继续教育 新开工和筹集人才住房、保障性住房8万套,供应4.6万套 增加超1万个路边泊位,自行车道总量达1300公里 新建改建公园60个,建成100个以上便民健身场所 教育:新增2万幼儿园学位、5万公办中小学位 在提升教育保障能力方面,今年全市将新改扩建公办中小学校34所,新增公办中小学位5万个以上。其中: 新改扩建公办义务教育学校30所,新增公办义务教育学位4.5万个,65%以上位于原特区外; 新改扩建普通公办高中学校4所,新增普通公办高中学位5600个,54%位于原特区外; 新增幼儿园学位2万个,70%位于原特区外; 新增新型公办幼儿园150所、普惠性幼儿园50所,全市普惠性幼儿园比例达到67%。 将向21万名符合我市就读条件的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学生发放学位补贴; 向符合政策规定的约33万名3—6岁在园儿童发放健康成长补贴; 向约3万名幼儿园保教人员发放长期从教津贴; 在50所公办义务教育学校试点,为有需求的学生提供在校午餐午休基本服务,等等。 医疗:全市6万名小学生实施六龄牙免费窝沟封闭在方便市民看病就医方面,今年我市将新改扩建医院5家,全市新增病床2000张。 实施子宫颈癌及乳腺癌(简称“两癌”)防治项目,对30—59岁常住人口妇女提供免费宫颈癌HPV基因检测筛查。为全市6万名二年级小学生实施六龄牙免费窝沟封闭,预防龋齿。 对在本市内出生的新生儿疾病筛查服务给予80%的财政补助;购置1000台全自动除颤仪(AED),安装在人口比较密集的公众场所。 推进家庭医生服务,为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健康管理、转诊转介、家庭病床等服务,家庭医生重点服务人群签约覆盖率达65%以上。 就业创业:资助2000名青年接受继续教育在促进就业和创业方面,今年将新增就业岗位8万个; 举办高校毕业生秋季就业双选会,提供1万个以上就业岗位; 实施“圆梦计划”,资助不少于2000名在深工作1年以上的18—35岁青年接受本科或专科继续教育,提升文化技能水平; 按照4000元/人的标准资助3000名职工接受本科、专科学历教育,按照1000元/人的标准资助1500名职工接受职业技能及中职学历教育。 居住:新开工和筹集人才住房、保障性住房8万套在改善市民居住条件方面,将新开工和筹集人才住房、保障性住房8万套,供应4.6万套; 完成200个居民小区优质饮用水入户工程,完成100个原特区外社区供水管网改造工程,创建100个优质饮用水达标小区。全市新建100公里市政中压燃气管网; 新增管道天然气用户13万户。完成600个以上城中村综合整治。 在提升社会保障水平方面,将为约5500名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购买重大疾病补充医疗保险; 我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1000元/人/月; 临时救助标准依情况从1000元—6000元提高到2000元—12000元; 为本市户籍持证残疾人、残疾军人、伤残人民警察约25000人购买人身意外伤害险; 为全市约50家残疾人康复服务机构购买团体意外险。为60周岁以上符合条件的户籍老人购买意外伤害保险。今年深圳市养老护理院将投入使用,全市各区(新区)新增养老床位1000张。 在方便市民出行方面,今年将新开和优化调整公交线路85条以上,增开10条社区微巴线路。重点改善原特区外保障性住房片区的公交微循环,原特区外500米范围公交站点覆盖率达到94%。 原特区外路边停车试点片区正式运营,新增10600个以上路边停车泊位。规范共享单车在公共场所、社区的停放管理,围绕轨道/公交站点规划建设自行车停放区约8000个;完善自行车道建设,新建及改建自行车道200公里以上,总量达到1300公里。 今年我市还将完成南坪三期、丹平快速路一期北延段改造工程,加快推进坂银通道等快速干线建设;治理交通拥堵节点100个,打通断头路20条;新开通5条以上国际客运航线和5条国际邮轮航线。 同时加快智慧交通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机场、车站、码头、口岸区域的出租汽车专用候客站需求信息实时自动识别、发布以及智能化调度,提升出租汽车服务体验及服务质量。利用大数据支撑,动态调节红绿灯时间和潮汐车道,缓解交通压力,新增2条自动化潮汐车道。 安全:对6000台电梯监督抽查,评估600台老旧电梯在打造安全环境方面,在对全市已登记电梯逐台安全检验的基础上,今年将重点对商场、医院等人流量较大的公共场所及住宅小区等易发故障场所的6000台电梯进行安全监督抽查,对600台老旧电梯进行安全评估。 启动18个地面坍塌隐患治理项目和4个隐患检测评估项目,做好地面坍塌事故的应急抢险工作。治理50个以上城市易涝点(易积水区域),降低城市内涝风险。 生活环境和品质:新建改建公园60个,建成100个以上便民健身场所今年,深圳还将打好蓝天攻坚战,持续提升全市空气质量,新增5个港口岸电覆盖泊位,提高岸电使用率;淘汰老旧车5万辆,新推广新能源汽车2万辆。将加大治水提质力度,完成62条黑臭水体综合治理,推动茅洲河、深圳河等主要河流水质明显改善,巩固和提升建成区36条(45段)黑臭水体整治成效,实现长治久清。 通过群众“点菜”、政府提供服务的方式,今年将组织实施8000个以上民生微实事项目,解决社区居民身边的小事、急事、难事。新建200间母婴室,每个区(新区)至少建设1个儿童友好型社区。建成100个以上便民利民健身场所。 全市完成新建改建公园60个; 新建20条花卉景观大道、10个花卉特色公园,新增50个花漾街区、100个街心花园; 同时,深入开展“厕所革命”,新建特色街头公厕100座以上,新建和升级改造各类公厕1000座以上。建成生活垃圾分类达标小区1700个,升级改造垃圾转运站300座。 看完这份报告, 你对深圳的民生问题 有什么想法或者建议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