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粮通常是指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和薯类五大作物以外的粮豆作物,主要有:高粱、谷子(小米)、荞麦(甜养、苦荞)、燕麦(莜麦)、大麦、薏仁,以及菜豆(芸豆)、绿豆、小豆(红小豆)、蚕豆、豌豆、豇豆、小扁豆、黑豆等。粗粮中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可溶性低聚糖的含量尤为丰富,吃对了杂粮粥,对促进胃肠蠕动,提高消化功能很有好处。 说到冬季养生食物,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牛羊肉和排骨汤,其实,寒冬里每天来碗杂粮粥,不但养生增加食物多样性,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帮你解决很多冬季困扰,有助你舒服过冬。 抗寒暖身。数九寒冬,御寒保暖是最重要的事情之一。除了适当增加衣服,吃杂粮也有助抗寒。因为小米、绿豆等杂粮中大多富含维生素B1,这种营养素在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代谢中起重要作用,能增加身体御寒能力。 控制体重。冬季容易长肉,每天喝碗杂粮粥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这个问题。因为杂粮粥有很强的饱腹感,吃后能长时间不饿,从而有助避免身体摄入过多的热量,预防肥胖。 预防便秘。冬天天气干燥,再加上人们吃肉较多,而活动量减少,很容易发生便秘。杂粮粥不但含有一定的水分,其中膳食纤维和抗性淀粉的数量较多,能帮助清肠通便,对便秘的人很有帮助。此外,膳食纤维和抗性淀粉在大肠中能够促进有益菌的增殖,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 保护血管。在寒冷的冬季,心脑血管疾病也容易高发,每天喝碗杂粮粥有助保护血管。表皮红色、紫色、黑色的杂粮是花青素的好来源,大麦和燕麦中还有丰富的β葡聚糖。这些物质有利于预防冠心病,帮助控制血胆固醇,保护血管。 平稳血糖。一般来说,跟其他季节相比,冬季血糖水平较高,而杂粮粥对餐后血糖调节有积极作用。因为杂粮粥含有较多的膳食纤维和矿物质,有助控制血糖。此外,吃杂粮豆类需要咀嚼,消化速度慢,餐后血糖就比较低。 预防饭后困倦。“睡不醒的冬三月”,很多人用这句话来形容自己冬天的状态。遇到这种情况,除了要规律作息外,建议每天喝碗杂粮粥。因为杂粮粥中富含的维生素B1有助神经系统高效工作,并保持充沛的体能。 喝杂粮粥有讲究 杂粮粥对身体好,但有人喝了以后总是消化不良,还常常胀气,于是就认为自己消化功能不好,不适合再喝杂粮粥了。其实,这样的想法是片面的。 慢加量。很多人喝了杂粮粥以后觉得不适应不消化,主要是因为平时吃惯了细粮,把胃肠道养“娇气”了,胃肠动力不足。这样的人喝杂粮粥最好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先用部分杂粮替代大米,如杂粮先占1/5,慢慢到1/3,最后再1:1。 多熬煮。身体虚弱和消化不良的人,容易发生泛酸、撑胀,可将杂粮粥多熬煮一段时间,如熬煮2个小时,至粥软烂就好消化了。此外,熬粥前将杂粮充分浸泡,或用高压锅来煮,都可在缩短熬煮时间的前提下达到满意的消化效果。 巧搭配。容易胀气的人,可先少量搭配豆类和红薯等容易产气的食物。胃酸过多的人少加黄米和糯米等黏性食材,而绿豆、红小豆之类能煮软的豆类食材,是可以放—些的,如果有严重腹泻或便溏的情况,要少放全麦粒、大麦、燕麦等,适宜放些对肠道刺激小的糙米、大黄米、薏米。如果觉得单喝杂粮粥口感不好,可以搭配大枣和桂圆一起煮。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与精白米相比,杂粮的质地更为致密,因此烹调起来需要花费更多时间。为了节约时间,并使杂粮的口感更好,最好在烹调前将其泡一泡。但是各种粗粮对水的“抵抗力”差异很大,紫米、糙米等食材只需要泡4小时左右即可,而绿豆、红豆等杂豆表皮最致密,泡豆时间应在12小时以上,最好能达到24小时。如果要想省事,也可以直接把各种杂粮放在容器中,加水没过食材,放冰箱里浸泡一夜即可。(综合自生命时报、广州日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