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探索盘点十大最怪诞的科学发现,其中包括:玛雅2012年世界末日论推迟50-100年;130种鸟类是“同性恋”; 研制相当于猫大脑的人工智能等。 1.玛雅2012年世界末日论推迟50-100年 神秘的玛雅预言,绚丽的好莱坞大片,让“2012年世界末日论”在世界各地迅速普及。有“玛雅迷”虔诚地开始倒计时,等待这一重要时刻降临地球。但最近美国学者的研究发现,人们对玛雅历法的计算有误,“世界末日”将会推迟至少50年。2010年10月份,一本新上市的书引起了“玛雅迷”们的,书名为《历法与纪年II——远古与中世纪世界天文与时间》。这本书中有一章专门介绍了玛雅人的历法和现代人历法之间的区别。正是这一章,给津津乐道于“2012年世界末日论”的人们泼了一盆冷水——作者认为,玛雅人所预言的世界末日并非2012年,而是2062年或2112年。这种误解是计算错误造成的。 根据玛雅预言,2012年12月21日就是世界末日。预言称,如今我们所生存的地球,处在所谓的第5太阳纪。此前地球已经过了4个太阳纪,而每一太阳纪结束时,都会上演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大毁灭场景。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卡斯诺语与卡奇诺研究所”副教授杰拉尔德-阿尔达纳研究结果显示,玛雅历法与现代历法的差异此前并未被人充分认知,玛雅人所说的第5太阳纪结束的时间至少比2012年要推迟50-100年。 玛雅2012年世界末日论推迟50-100年 2.《蒙娜丽莎》隐藏“达芬奇密码” 2010年12月份,艺术史学家在《蒙娜丽莎》的双目中发现了迷你数字和字母,目前,他们正对隐藏在《蒙娜丽莎》中的真实的“达芬奇密码”展开调查。即便是在今天,这幅由达芬奇在文艺复兴时期创作的不朽名作仍然充满神秘感;画中少妇嘴角勾勒出迷人的笑容,但她的真实身份却始终无从得知。现在,据意大利文化遗产全国委员会成员透露,在经过高分辨率放大后,他们在蒙娜丽莎的双目中发现了数字和字母。委员会主席希尔瓦诺·文塞蒂12月12日称,这些符号“用肉眼看不到,但在放大镜下却清晰可见”。 右眼内有LV字母,这很可能代表了他的名字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而左眼内也有一些符号,但却无法定义。很难清楚地辨认它们,但看起来像是字母CE,或是字母B——你必需记住,这幅作品创作于近500年前,所以它们不可像刚刚画完时那样棱角分明,清晰可见。在背景中的拱桥上可以看到数字72,或者是一个L和2。 《蒙娜丽莎》隐藏“达芬奇密码” 一些历史学家认为,达芬奇是同性恋,而且他对谜题的热爱使他将自己画成女性。而其他理论则认为蒙娜丽莎实际上是丽莎·吉拉蒂尼,是一名佛罗伦萨商人的妻子,或甚至可能是达芬奇的母亲。 3.“先有鸡,才有蛋”的争论结束 2010年10月份,一个争辩不休但无从定论的问题如今有了科学上的确认:“先有鸡,才有蛋”。 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和华威大学的研究人员合作,对“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个古老的争辩进行科学推敲。最后科学家得出结论:必须是先有鸡,才有蛋,因为蛋的形成需要一种只有在母鸡卵巢内才存在的特殊的蛋白质。 谢菲尔德大学的科林-弗里曼表示,一直以来我们怀疑先有蛋才有鸡,但是现在我们有科学证据断定,事实上是先有鸡才有蛋。这种被称为“OC-17”的蛋白质具有催化剂的功能,能加速蛋壳的发展成形。科学家使用超级电脑放大鸡蛋的结构,发现“OC-17”能启动蛋壳最初成形的结晶化。这种蛋白质能将碳酸钙转化成“方解石晶体”,这种晶体是蛋壳的组成成分。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4.发现石器时代性玩具 瑞典考古学家上周在发掘工作中发现一个像是用于性自慰的工具。瑞典国家遗产办公室的考古学家格兰-格鲁巴说:“这枚工具的外形无需解释,就是一个勃起状态的男性生殖器。” 石器时代性玩具雕刻和制作动物器官始于石器时代中期,该国此前在穆塔拉地区的公元前4000到6000年前的遗迹中也曾发现过类似的文物。这枚自慰工具长10.5厘米,直径2厘米。除了最有可能是性玩具外,考古学家们认为,它还有可能被用于捣碎小石块。 5.图伯鲁斯灌丛蟋蟀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睾丸 2010年11月份,英国生物学家的一项研究发现,图伯鲁斯灌丛蟋蟀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睾丸(相对于体重而言),该器官在其体重中的占比达到14%,而此前的纪录保持者是果蝇,睾丸重量约占体重的11%。 领导此项研究的英国德比大学行为生态学家卡里姆·瓦赫德表示:“这种灌丛蟋蟀的睾丸个头之大令我非常震惊,它们似乎占据了整个腹部。”有趣的是,这种蟋蟀的睾丸虽然问鼎全球最大头衔,但射精数量与之并不匹配。研究小组发现,图伯鲁斯灌丛蟋蟀的射精数量低于其他睾丸较小的灌丛蟋蟀。图伯鲁斯灌丛蟋蟀 6.数千年前酿酒文明促进了古代文明延续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考古人员撰文宣称,中国人早在9000年前就成功掌握了酒类发酵酿造技术,并很可能从那时就开始享受这种美味饮品了。 数千年前酿酒文明 此前,科学家曾经在中东伊朗地区考古活动中发现了早期的啤酒和葡萄酒的遗迹,但成果表明,中国人的酿酒历史远远长于其他地区,并且在促进人类文化发展和技术进步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农业、园艺业和食品加工业的推动尤其明显。同时,他们认为古代啤酒进一步促进了古代文明延续。 7、猎杀人类的史前巨鹳 2010年12月份,印尼弗洛伦斯岛上发现了一种生活在更新世的巨鹳,这种已经灭绝的不能飞行鸟类和著名的“弗洛伦斯人”(Homo floresiensis)生活在同一个岛上。 美国史密森尼国立自然历史博物馆(Smithsonian National Museum of NaturalHistory)专门研究岛屿上鸟类化石的H.梅杰尔博士及其同事是鹳化石的发现者,发现巨鹳化石的地层年龄在2万-5万年前,位于曾出土过弗洛伦斯人的梁布洞内。 这种灭绝的巨鹳叫作粗壮秃鹳(Leptoptilos robustus),它体长约为1.8米,重达16公斤,比现生的鹳类体型还要大。科学家们认为,它的体型足以捕食幼年的霍比特人,因为成年霍比特人也只有1米高。根据现生鹳的习性来看,虽然它们大部分时候是食腐动物,有时也会捕食小型哺乳动物、鸟类、鱼类和青蛙。梅杰尔博士介绍,在岛屿上大型鸟类化石并不罕见,特别是岛上有大量食物、缺少食肉哺乳动物。从巨鹳的体型来看,它很可能无法飞行,然而,它的祖先或许是一种能飞的鸟类,它们飞到了这座孤立的岛屿上并成为了岛屿的统治者。 猎杀人类的史前巨鹳 8.研制相当于猫大脑的人工智能 2010年4月份,美国密西根大学研究学家利用猫识别人脸的速度比一台超级计算机还快的生物特性,正在研发“猫大脑”计算机,能够完成多个并行复杂任务。 |
下一篇:以色列美人鱼:半人半鱼像年轻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