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蓝网-中国蓝新闻客户端1月17日讯(浙江之声记者吴迪、通讯员江歆报道)记者今天(17日)从浙江省疾控中心了解到,目前,浙江门诊、急诊流感接诊病例高于过去5年同期水平,流感处于季节性高发的峰值,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也达往年高峰水平,学校、托幼机构、养老院等重点场所发生流感暴发的风险较高。 2018年至1月16日,我省共报告流感15528例,其中14岁及以下为发病主要人群,0-6岁人群报告发病6150例,占39.61%;7-14岁报告发病4334例,占27.91%。2018年近半个月以来,全省报告的14岁及以下流感病例比2017年同期增加了15倍左右,同时报告病例数已接近2017年全年同年龄组发病数。 就15岁以下儿童感染的流感病毒型别而言,2018年至今存在乙型Y株、乙型V株和甲1、甲3型共同流行的情况。总体来看,以乙型Y株为主,占阳性标本的44%,并正在逐渐减少;而乙型V株、甲1和甲3型占比56%。故目前的流感疫苗接种仍然有效。 图片来自网络 为什么儿童更易患流感? 儿童相对免疫力低,幼儿园、学校人员密集,所以更容易感染。 儿童是流感高危人群,5岁以下儿童更易发生严重并发症,更应加强预防。 儿童流感有什么特点? 在流感流行的季节时,超过40%的学龄前儿童以及30%的学龄儿童容易得流感。 儿童流感常常起病急,主要症状为发热,最高体温可达39~40度,常伴有畏寒、寒战。孩子还会出现头痛、肌肉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表现。也可能会出现咳嗽、咽痛、流涕、鼻塞这些感冒的症状,少部分可能会有消化道的表现,比如恶心、呕吐、腹泻等等,而且这个症状多于成人。 婴幼儿流感的症状往往不像儿童那么典型,可能仅仅表现为发热、咳嗽。 新生儿流感相对比较少见,但往往会出现并发症,比如合并肺炎,呼吸困难等。 儿童流感引起急性的喉炎、中耳炎、气管炎、支气管炎以及肺炎等都比成人常见。 图片来自网络 我们该如何保护祖国的花朵?打疫苗! 目前使用的流感疫苗包含甲1、甲3和乙型V株3个组分,接种一次可预防3种型别的流感。通常接种流感疫苗2周后,可产生具有保护水平的抗体。我省流感往往有两个高峰,一个高峰为冬春季,另一个高峰则是夏季。所以现在接种流感疫苗,对于当前的流行高峰和接下来的夏季高峰都非常有用。 一般来说,年龄在6个月以上,没有接种禁忌者均可自愿自费接种流感疫苗。对于预防儿童流感来说, 6月龄-5岁儿童及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为流感疫苗优先接种对象。对鸡蛋或对疫苗中的任一成份过敏的人群不能接种流感疫苗。患伴或不伴发热症状的轻中度急性疾病者,建议症状消退后再接种。 有人说:今年主要流行的乙型Y株不在疫苗中,打了也白打。目前,我国流行四种病毒型别的流感,它们是甲1、甲3、乙型V和Y株,也就是说,一次接种可以预防大部分的流感病毒引起的感染,让你有四分之三的机率免受流感侵袭。所以,现在如果还是为了乙型Y株不被保护而拒绝接种是不明智的。而且根据监测结果,接下来乙型Y株的比例正在减少,流感接种的效果会更加显现。 除接种疫苗外,预防儿童流感还要注意: (1)流感患儿应根据医生建议在家休息,暂时不要上学或参加集体性活动;体温恢复正常、其他流感样症状消失48小时后,方可复课,以防止班内聚集性流感的发生。 (2)家有两个及以上的孩子时,如果有一个孩子感染了流感,应尽可能由1名相对固定的家庭成员照顾患儿并注意加强个人防护。近距离接触患儿时,应佩戴口罩;其他家庭成员应尽量减少与流感患儿的接触机会,尤其是未感染流感的其他孩子,并做好个人卫生。 (3)家中成人感染流感时,应避免近距离接触儿童。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 (4)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每天开窗通风数次,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在流感高发期,尽量不要带儿童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不得已必须去时,最好戴口罩。 (5)学校要严格做好晨检和午检工作。有学生和老师发病要在家隔离休息,就医治疗,不能带病上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