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往年相比,今冬流感提前了2—3周左右。除了有乙型流感以外,还合并了甲型流感的几个亚型病毒的感染,部分患者与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支原体等感染相叠加,导致儿科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病例较往年有大幅度增加。自2017年11月以来,全市儿科门急诊总诊疗人次同比增加了近20%。去年12月,全市儿科门诊总诊疗人次环比11月增长41%;急诊总诊疗人次环比增长68%;新增住院患儿环比增长27%。
面对高峰期儿科诊疗服务量迅速增长的严峻形势,市卫生计生委党委高度重视,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坚持全市“一盘棋”的思想理念,以群众需求和问题为导向,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多次深入医院一线研究部署和谋划应对救治工作。市卫生计生委及时向社会公布了全市开设儿科医疗机构的诊疗服务信息,发挥各级儿科医疗机构的作用,45%的患儿及其家属就近选择到基层医疗机构就诊,有效地分流了病人,缓解了大医院就诊压力。全市各医院积极调配医疗资源,通过调整病房和门急诊班次、增加出诊医生、组建应急后备队、延长门诊服务时间、加强自助挂号与叫号服务、增加安保人员维护秩序等措施积极缓解就诊压力、缩短患者等候时间。针对市第二儿童医院倒号猖獗、医院周边秩序混乱等现象,市卫生计生委联合地方政府和公安机关,出重拳开展“号贩子”专项治理活动,打击挤占医疗资源违法违规行为。此外,各医院还积极做好流感知识宣教和加强医务人员感染防控工作,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关心和爱护等。市卫生计生委联合教育和宣传部门,加大公众健康宣教和儿童聚集场所预防保健力度,做到关口前移,共同应对儿科高峰期就诊压力。 通过积极调配医疗资源,多措并举,各医疗机构儿童就医等候时间长的现象得到明显的缓解。去年12月份以来,全市儿科门诊每日出诊医生人数增加了42%,儿科急诊每日出诊医生人数增加了36%。以市第二儿童医院为例,患儿就诊等候时间由原来最长10小时缩短到目前在2小时左右。今年1月份以来,本市各大医院儿科就诊高峰的情况有所缓解,诊疗总人次趋于平稳下降。全市广大儿科医务工作者克服了各种困难,持续奋战、辛勤工作,为做好患儿诊疗服务竭尽全力。 目前,虽然临近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放寒假,但鉴于目前流感的流行情况,市卫生计生委将继续密切关注儿科疾病变化情况,随时启动儿科就诊应急预案,组织力量做好救治工作。同时,要求全市各级医疗机构要更加关心关爱医务人员,合理安排好休息,确保安全稳定度过儿童就诊高峰期。 健康提示 目前,仍处于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期,且寒假将至,各地返乡和境内外旅游人员骤增。乘坐密闭交通工具、人群聚集以及人群间的接触频繁,将增加呼吸道疾病的传播风险,为保护公众健康,专家建议: 注意防范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 在天气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勤开窗通风,尽量避免或减少在人群密集、空气流通不畅的场所逗留。勤洗手,尽量避免用手触摸眼、鼻、口。同时,本市仍处于水痘高发季节,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常见急性传染病,传染性极强,儿童和青少年多见。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染,也可因接触水痘病毒污染的衣服、玩具、用具等而得病。主要表现为头面部、躯干疱疹。患者应至少隔离2周,避免传染他人。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水痘最有效的手段,建议1岁以上的儿童和青少年,以及与水痘患者密切接触的易感者接种2剂次水痘疫苗。 注意饮食安全 尽量食用熟食,少吃生冷食物,特别注意不要食用生的或半生的海水产品。食品加工过程中要做到生熟分开。尽量饮用开水,不饮用水质不明的水。外出聚餐,应选择食品卫生条件好、信誉度高的餐饮单位,不要到无证照摊贩处就餐。 旅行卫生建议 旅行前 应咨询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了解目的地国家和地区传染病流行和公共卫生状况,掌握相应常见疾病的预防知识。建议根据目的地的传染病流行情况适时接种疫苗。 旅行期间 一是要注意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及饮食生活习惯,注意休息,保持良好身体状态;二是避免与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人密切接触,尽量避免接触单峰骆驼、蝙蝠等;三是要做好个人防护,在去往拉丁美洲、东南亚等寨卡病毒病、登革热疫情高发区时,应通过使用驱蚊剂、穿着长袖衣物、使用防蚊网等防护措施防止蚊虫叮咬,孕妇或计划怀孕的女性应尽量避免前往寨卡病毒病流行地区;四是注意自我健康监护,旅途中如出现发热,伴有咳嗽、呼吸困难等急性呼吸道症状,呕吐、腹泻等肠道疾病症状,或皮疹、出血等其他疾病症状,应当立即就医,就医时做好个人防护(如佩戴口罩等),同时尽量避免与其他人员密切接触。如被怀疑为传染性疾病时,应取消或中止旅行。 旅行归来 应继续做好个人健康监测,一般应自我观察2—3周,一旦出现身体不适,应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医生自己的旅行史,以助于诊断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