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爱美的女士为了美白护肤、快速祛斑,不惜一掷千金求“一白”,可是事与愿违的是美容不当反而导致重金属中毒。专家指出,目前美容市场门槛低,技术参差不齐,竞争混乱。激素美容、重金属超标、“挂羊头卖狗肉”……美容行业三宗罪“步步惊心”。 果蔬敷脸是不是美容良方? 谣言来了 果蔬敷脸,一直被网上传为美容良方,不少电视剧里的女主角在下班后躺在床上捣鼓着黄瓜切片。不过,最近有一则微信传得火热,呼吁大家不要再用果蔬做面膜,指出果蔬敷脸不仅不能美容,还可能“毁容”。该文提出,果蔬一旦切开,营养物质氧化的速度比皮肤吸收的速度还快,会加剧皮肤色素沉淀;而且,果蔬内还有农药残留;更由于皮肤只能吸收一定大小的分子颗粒,因此皮肤其实吸收不了果蔬传送的“营养”。 专家来辟谣 “果蔬中有各种各样的成分,一般的蔬菜水果中倒不会有毒素。但有一些成分虽然不是毒素,也可能带来过敏或者其他不良反应。”美国普度大学农业与生物系食品工程专业博士、科普作家云无心谈道,一些水果中含有蛋白酶,确实可能造成皮肤瘙痒;而被许多商家追捧的“水果果酸”,可能对保护皮肤有一定帮助,但也会增加皮肤光敏性,使其更容易被紫外线损伤。 不过,对果蔬敷脸的指责也有些夸张的成分。云无心指出,现在用的农药都是低毒的,即使水果中有农药残留也主要是残留在水果表皮,只要用清水充分清洗,基本上可以除去大部分,果肉中的农药即使有也不足为虑。至于水果氧化变色的问题,本身和皮肤关系不大。这是因为一些果蔬中含有多酚氧化酶,在水果蔬菜中和多酚化合物原本是分开存在的,一旦被切开,多酚氧化酶就被释放了出来,把多酚化合物氧化聚合成色素。多酚只是蔬菜水果“营养成分”的一部分,它们也并不是通常认为的护肤品的功效成分。 至于果蔬的“功效成分”,在商家的宣传里指的是维生素C等抗氧化成分和果酸。“果酸是有一个氢氧基团的有机酸,有多种不同的分子,有的分子很小,能够穿透皮肤表层到达真皮层,但有的分子比较大,穿透效率就很低。”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成分‘具有护肤或者延缓皮肤衰老的作用’主要是化妆品行业在宣传。监管机构对化妆品成分的功能要求不像药品或者食品那样严格,也就是说这些功能并没有经过严格深入的科学验证。”云无心强调。 专家提醒说,要达到真正的护肤效果,至少要在皮肤的“真皮层”做文章。而且,皮肤无法吸收分子量很大的物质,而水分中的分子量恰恰非常大,绝大多数也无法突破表皮角质层。如果说,用水果切片做面膜之后,感觉到“水润”,是一种暂时的假象,“该干还是干”。 复旦大学皮肤学博士、有多年护肤品研究与测评经验的谭庆梅也直言,不建议用果蔬敷脸,因为果蔬内含的营养物质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神奇。 常常被敷在脸上的黄瓜,确实含有能美白嫩肤的维生素E和C,但每100g黄瓜只含0.98mg维生素E,含9mg维生素C,两者都远低于有效浓度,且不可能被皮肤全部吸收,“因此其美白嫩肤功效基本可以忽略”。而且,皮肤难以吸收水溶性物质,维生素C也属于水溶性维生素,较难被皮肤吸收。“所以市面上卖的维生素C精华浓度普遍比较高,有的甚至能达到20%以上”。反观水果,数据就没有那么好看。谭庆梅介绍说,即使是果蔬中维生素C含量最高的刺梨,其维生素C浓度也仅为2.585%左右,大部分的水果维生素C浓度不到0.1%。再加上这些维生素C藏在固态物质中,进一步增加了皮肤的吸收难度。因此,用果蔬敷脸,能进入皮肤的维生素C极其微量,可以忽略不计。 “纯植物”成分的护肤品靠谱吗? 谣言来了 现在市面上号称“纯植物”的护肤品越来越多,很多人都信奉“纯植物”的化妆品,认为这种产品无添加成分、无刺激,对肌肤有利无弊,是绝对安全的。 除了大打“纯植物”牌,一些高端的护肤品牌也纷纷推出自己的各种植物添加产品,而这些产品的宣传中则主要切中其添加的植物萃取精华作为卖点。一些护肤品添加的植物成分非常珍贵难得,如红景天、天山雪莲、圣母百合等,给人感觉非常高端;而另一些化妆品大牌产品添加的植物虽然并不难得,如红石榴、竹沥水等植物萃取精华,但也不妨碍其售价高昂,并成为其品牌的主打产品。 专家来辟谣 北京日化协会法规信息部主任陶丽莉说,在我国,化妆品宣称不能有“纯植物”“纯天然”等绝对化的词语,首先就不能这么宣传。这种称谓只是商家利用消费者的心理而设计的一种促销手段。 她介绍说:“有些化妆品中含有从植物中提取的成分,就宣传成‘纯植物’,但一般化妆品肯定还会有其他成分,比如要有防腐剂、香精香料等。可以说,市面上根本没有百分之百纯植物的化妆品。所谓的纯植物化妆品,最多是含有植物萃取成分,而且添加的成分也可能很少。 中国消费者协会和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于2011年联合发布的《美白类美容护肤产品消费指引》显示,化妆品由多种成分配置而成,其中包括多种化学成分,只用纯天然植物提取物是无法制成护肤品的。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秘书长张京原表示,商家对护肤品成分的“纯天然”表述很不科学,这只是其宣传产品的一个噱头。“事实上,不是所有的纯植物提取物都对人体无害,有些提取物若不经过加工,反而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有专家指出,化妆品中功效性原料可能有80%为宣称性的,15%—20%左右是具有一定功效的,只有5%是起到核心作用的。”陶丽莉解释道,“具体产品不同会有差别,但有些宣传添加珍稀植物成分的产品,可能只是概念性的添加,也就是说只添加了一点点,而这些极少的成分添加到护肤品里,再涂抹到消费者的脸上,具体能起到多大的效果,确实也不好说。” 一般情况下,化学合成的成分可能效果更强一些,植物提取的成分可能会更温和些。但是不能绝对的说哪个就好,哪个就不好。人需要根据自己的肌肤状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每个人的皮肤都不一样,皮肤的状态,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间或不同的心情下,都会不一样,自己用着舒适就好。 一位长期从事美容护理的人士说,现在因为使用化妆品不当造成过敏的女性朋友太多,“纯植物”护肤品并不是万能的,关键是要在购买之前咨询其成分,了解自己是一种什么样的肤质。在买一款新的化妆品之前,可以先在耳后做个自我试验,不要盲目跟风,要理性消费。同时建议,若是习惯了某种化妆品,就不要轻易地接触另一种新的化妆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