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就为大浙网友解析,如何泡脚才是最正确的,以及哪些人群要特别注意,也许他们并不适合泡脚。 在中国,很早就有睡前泡脚的习俗,“睡前热水泡脚,胜似常吃补药”,充分强调了泡脚的保健作用。冬天你是否在为手脚冰凉而烦恼?泡脚是缓解手脚冰凉的有效方法。现代医学认为,脚是人体的“第二心脏”,脚部有大量神经末梢与大脑紧密相连,还密布着许多血管。泡脚可以作用于全身,从而对人体整体实施调节,达到促进睡眠,防治疾病的目的。 冬季手脚冰凉?睡前泡脚胜于吃补药 手脚处于肢体的末梢,冬季不注意保暖,如果再缺乏运动,就很容易引发手脚冰凉,睡前泡脚可以缓解症状。 女性泡脚可抵严寒女性是手脚冰凉的高发人群,尤其是白领一族,长期久坐加上空调房因素,下肢就会有血液循环不畅的状况发生。白领女性不妨用热水来泡个脚,再配合适当的脚底按摩,能让你在这个冬季更加温暖,无惧手脚冰凉。 泡脚4大功效伴你温暖过冬 泡脚看似很简单,却能媲美补药。我们的脚底部从足趾到足跟依次分布着人体的头、颈、上肢、肺、心、肝、胃、十二指肠、肾、小肠、膀胱、下肢等部位的对应区。用热水泡脚或揉搓脚底时,其作用会影响到全身各部分,从而对人体整体实施调节,达到促进睡眠,防治疾病的目的。这个冬天不太冷,泡脚的4大功效伴你温暖过冬。 促进血液循环:泡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特别是冬季,老人们在睡前用热水泡脚可以御寒,还可以改善睡眠。 刺激足部穴位:人体足部几十个穴位对应不同的身体器官,在泡脚的时候做按摩可以保持身体各器官的健康。 增强身体抵抗力:泡脚的养生作用非常好,可以把我们的身体状态调整到最好,自然身体的抵抗力也有所上升。 中药泡脚调理疾病:泡脚加入合适的中药效果更好,热力作用会促进脚部吸收中药成分,就可以达到治病的目的。 泡脚的最佳时间 晚上九点泡脚最护肾 之所以选择这个时间段泡脚,是因为此时是肾经气血比较衰弱的时辰,此时泡脚增加身体热量后,体内血管会扩张,有利于活血,从而促进体内血液循环。同时,白天紧张了一天的神经,以及劳累了一天的肾脏,都可以通过泡脚在这个时候得到彻底放松和充分的调节,人也会因此感到舒适。晚上热水泡脚还有利于提高睡眠质量。 温馨提示:泡脚时,水温不能太热,以40℃左右为宜,泡脚时间也不宜过长,以半小时左右为宜。由于金属易冷,所以泡脚的容器最好用木盆,其中可放一些有利于活血的丹参、当归;或放些连翘、金银花、板蓝根、菊花,以起到降火清热的作用。 冬季泡脚有诀窍 4大泡脚方驱寒保暖 艾叶泡脚:因现代人普遍寒湿重,所以艾叶就成了人们治病不可缺少的帮手。对于身体寒湿重的病人,每周可以用艾叶水泡脚一次,同时喝上一杯生姜红枣水,这样既去了寒又不泻气。脚底有控制身体器官的所有穴位,而艾叶泡脚是养生的好方法,可以让我们身体健康、延年益寿,所以艾叶泡脚对我们来说是一个绝佳的选择。 食醋泡脚:中医认为,足是人之根,具有重要治疗价值的反射区多达75个,经常用醋泡脚可调和经络,促进气血运行,有助平衡阴阳。长期坚持用醋泡脚,不仅能改善睡眠质量,对于身体的强壮与抵抗能力的增强都有改善作用。经常用醋泡脚,可协调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兴奋程度,起到调节和松弛原本紧张的神经的作用。 盐水泡脚:食盐有很好的杀毒除菌功效,而把食盐放入热水中,利用水中热力,那么皮肤可以更好的吸收盐水的杀毒除菌成分,就可以实现盐水泡脚治疗脚气的目标。我们人体脚部离心脏是最远的,所以血液供应非常少,而使用盐水泡脚,就可以让盐水的有效成分进入肾和心脏,并且促进血液循环,达到补肾、抗衰老的目的。 生姜泡脚:生姜泡脚可改善供血不足,配合补肾食材能够暖肾养肾。生姜也能够驱寒,手脚冰冷主要是因为供血不足达不到身体末端所致。生姜泡脚能够有效地改善血液循环,缓解手脚冰冷的症状。肾脏衰而人老,生姜泡脚可改善气血、保养肾脏,能够有效延缓衰老,延年益寿。生姜泡脚还可以缓解疲劳,从而改善睡眠质量。 泡脚非人人适合 6类人群需谨慎 糖尿病:糖尿病足患者皮肤脆弱,足部末梢神经出现问题对温度不敏感,很容易被烫伤,进而导致足部感染、溃烂,甚至截肢。 足癣皮肤病:足部患有疱疹、湿疹等疾病的患者不要用热水泡脚,容易造成感染。对于皮肤破溃的伤口,一定要敞开伤口,干燥通风。 严重心脏病:用热水泡脚会导致人体血管扩张,全身血液会由重要脏器流向体表,可能导致心脏缺血缺氧,心脏病患者会增加发病风险。 静脉曲张:静脉曲张主要是因为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温度的升高会增加局部血流量,但局部血流量的增加会加重静脉回流负担。 老人:老年人不宜长期泡脚,老人的温度感觉比年轻人迟钝,容易烫伤;泡脚时间过长会引发出汗、心慌等症状。 儿童:经常性给儿童泡脚会影响足部的神经、血管功能,使足底韧带变得松弛,不利于足弓形成和维持,增加形成扁平足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