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运动养生 > 一整天时间里,养生也要掐着表

一整天时间里,养生也要掐着表

时间:2018-01-15 01:09  来源: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中医里常说“气血”,实际上气指的是宇宙的天气,也就是阳气。中医认为生命和宇宙合一,我们每天的生命活动靠的就是这种宇宙中的阳气。阳气推动人体所有生命活动的运转。《黄帝内经》认为,人体运行应该与自然界阳气的昼夜变化相一致,正如《素问.生气通天伦篇》所言:“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是故暮则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人体只有正常作息,才可以保证身体健康。

因此,养生因天之序的道理很简单,就是在从早到晚的生命活动中,必须遵循天道的变换。在这一整天的时间里,养生究竟有哪些学问和注意事项?火箭军总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郭志红教授为大家指点迷津。

平旦人气生——

晨练悠着点,早晨少吃点

“平旦人气生”,平旦是指清晨3-5点,也就是五更。人的阳气在五更天生长,我们可以在早晨5点以后起床,开始一天的新生活。很多人在这个时刻觉得没睡醒,不愿意起床,他们大都是因为阳气不足,所以精神不佳。还有一些老年人早早的就醒了,因为气血太薄弱,导致睡眠时间很短。

有些老年人习惯早起晨练,这其实很不安全,因为我们经过一夜的睡眠,气血流动速度很慢,起床后气血还不那么充足,运行得不是很好,心脏跳动的力量也没那么强,所以很多人不适合早起晨练。有一位67岁的退休干部,每天早晨都会坚持去跑步,有一天早上跑步倒在半路上,不能言语,人们一开始还以为是低血糖,拿来一些食物却被他拒绝,后来马上送到医院急诊室,几分钟就停止了呼吸,这是心脏骤停。其实这名老干部平日身体挺硬朗,可是那天早晨跑步却使他丢了命。如若是寒冷的冬天,这种事就会更加屡见不鲜了。因此,晨练对于年纪大的人还是尽量稳着点,打打太极,做做操,或一些轻松点的运动比较妥当。

比起清晨,最佳的锻炼时间是上午。此刻太阳高升,人体的阳气也生发得比较多,锻炼时可以由慢到快。老年人不适合做剧烈运动,健康的年轻人做剧烈运动前要先做热身,因为此刻人体都没完全舒展,全身的气血和它所带动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都没有完全运行起来,热身可以避免身体各部位的应激损伤。

早上的饮食也要格外注意,一位来自内蒙古的60岁妇女,她每天上午9点左右会头晕、眼花、恶心、腿软、乏力,大夫一听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问起早饭,她8点钟吃早饭,吃油条、包子、烧卖、鸡蛋饼,喝豆浆、牛奶等轮流食用,她本身就有高血压、糖尿病、脑梗等,察脉证实其脾胃、肝胆负担都很重,是一个典型的营养过剩疾病,脾胃和肝胆这些消化器官都受到了伤害,心脑血管功能也受到了伤害,早晨这么油腻难消化的饮食根本承受不了,故出现了这些脑缺血症状、脾胃损伤症状以及累及全身的症状。

对于体弱的人来说,早晨气血根本不够用,用什么来消化丰盛的早餐呢?郭志红教授说,中医认为,人是一个整体,消化食物不光需要胃,还需要全身的气血来配合,需要五脏六腑来运作。气血不够的情况下,吃下过多的食物完全是给身体增加负担。早餐最好喝一碗小米粥加点小咸菜丝、吃个鸡蛋、吃片面包就够了,千万不要吃油条、包子等油腻的东西。

我们说,“一日之计在于晨”。无论是晨练还是早餐,都要格外注意,如果不遵循天道,不考虑人体的气血运行,一天的健康状况都会受到影响。

日中而阳气隆——

吃顿好午餐,睡个短午觉

“日中而阳气隆”。这句话的意思是,中午时分阳气最旺盛。

人体的气跟宇宙之气协调统一,在这个人体气血最旺盛的时

候,午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顿饭,可以吃得相对丰盛一些,当然也不能吃太饱,以吃好为宜,千万不能凑合。很多人一天都在办公桌上工作,吃七分饱比较合适,尽量少吃大鱼大肉,因为会给肠胃带来一定负担,菜中可以配点炒鸡蛋、瘦肉类或豆制品等,再喝碗汤,当然还是要以主食(米饭、馒头等)为主,不能光吃菜。由于在办公室工作消耗不大,自然要给肠胃一个轻松舒适的环境,这样气血也会运行得比较好。

午饭后要稍事歇息,最好能睡个短短的午觉,但午睡时间不可过长,一般在30-40分钟比较合适,如果睡得过久也不是好习惯,易损伤身体的阳气,因为在阳气正隆的时候身体也要与之相应,不要睡得太多,否则也会造成气血的不和谐。如果没有时间睡午觉,在午饭后可以闭着眼睛安静坐会儿,也是很好的养生方式。有些上班族会利用午休时间做运动,切记一定要在饭后半小时后再进行运动健身,而且只能做轻中度运动。如果要做激烈运动,一定要等食物消化得更彻底时才可进行,一般要在饭后1-2小时比较好。

郭志红教授说,在阳气隆甚的下午,人们的精力会非常旺盛,这个时间段适合工作、参加活动和进行锻炼。这个阳气很足的时候,可以晒晒太阳,在阳光下散散步,都有助于身体健康。要是盛夏季节,就要注意不可在强烈阳光下活动,一则可引起皮肤晒伤,二则对气血也不利。因为中医讲究的是和谐、中庸。

日西而阳气已虚——

晚上别运动,五更有规律

“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太阳下山,气门关闭,这是时辰叫日入。日入指的是17-19点的酉时,又叫日落、日沉、傍晚。

《黄帝内经》上说,“气门乃闭,是故暮则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这句话的意思是,气门闭了后,阳气已经内收了,就不要活动筋骨了,也不要在有雾露的时候去活动,如果不按照早、中、晚的规律去做,身体就会越来越薄弱。

郭志红教授指出,很多人在晚上做运动是为了消化晚餐,晚上的运动实际上是不合理的。阳气都闭住了,根本没有气血去消化食物,运动还要消耗气血,这实际上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情。

晚上是安静休息的时间,故人将一夜分为五个时辰,也就是五更,一更等于两个小时。

一更天指的是晚上7-9点的戌时,又叫日夕、日暮、日晚。此时太阳落山,天将黑未黑,万物都已入静,这个时候不宜做运动,可以在家里聊聊天、看看电视,做些轻松的活动。

二更天指的是晚上9-11点的亥时,叫人定,又叫定昏。此时夜色已深,人们都已停止活动,进入安静睡眠。老年人和身体弱的人在晚上9点钟就应该准备上床睡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