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养生保健 > 专家聚永嘉 共论养生经

专家聚永嘉 共论养生经

时间:2018-01-15 00:13  来源: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原标题:专家聚永嘉 共论养生经

专家聚永嘉 共论养生经

永嘉报道组 叶圣义

4月1日,全国“养生与长寿”永嘉高峰论坛活动在永嘉瓯北举行。国家和省老年学学会代表及演讲专家、全国32个“长寿之乡”的代表等参加了论坛。与会代表各自谈了关于长寿奥秘和养生产业发展的观点。

养生从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

原卫生部副部长、中国医师协会会长、中国健康教育协会会长殷大奎教授作了《中国养生事业的现状及对策》的发言。他认为,健康是一种资源,资源是有限的,有限的资源就应当懂得去珍惜、去爱护,去合理地利用但不能过度开发。养生是多维度、多空间的,包括社会、身体、感情、智力、环境、精神等方面。养生研究应以保养、保健而非疾病病理为导向。养生的意义在于通过各种调摄保养,增强自身体质,提高正气,从而增强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减少或避免疾病的发生,使自身体内阴阳平衡,身心处于一种最佳状态,从而延缓衰老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动态的、感知的,养生从任何时候开始都不为过、都不为晚。

殷大奎说,影响健康的因素中有60%取决于自己,饮食养生是养生方法之一。人的食物结构应是“金字塔”形,从上到下依次为:油、盐,蛋、奶,肉类,蔬菜、水果,五谷杂粮。这个“金字塔”不能倒过来。

心态好还需要有会玩的文化爱好

全国老龄办原副主任、中国老年学学会常务副会长赵宝华作了题为心态与长寿的发言,他介绍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四大健康基石,专门提到了心理健康,长寿老人大都具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和性格特征。他认为,心态好是个人长寿的基石。

他说,百岁以上老人有一个共同的经验,就是心态好。心理学家说过:“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副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惫和痛楚。”

在健康长寿的一切不利因素中,最不利的因素就是不良的情绪和恶劣的心境,包括怒、忧、思、悲、恐、惊。

医学实践证明,人在愉悦的情况下,细胞是圆的,人处在不良的情绪下细胞是变形的;不良情绪对机体免疫机能产生抑制作用,影响免疫系统对癌细胞的识别和消灭功能,能导致癌症。医学实验还证明,乐观豁达的人与焦虑苦闷的人患重病死亡的比率是1:9,差异十分悬殊。

他认为,社会心态好,是一个地区人口整体长寿的必要条件。凡是长寿地区,包括所有的中国长寿之乡,那里的社会心态都比较好,呈现了顺其自然、安静平和、知足常乐的主流特征。社会心态好,往往家庭和睦,邻里互助,社区祥和,社会安定。许多县市虽不富裕,甚至还处于贫困状态,但老百姓没有过高的欲望和要求,过着简单、质朴、快乐的慢生活,幸福指数比较高,彰显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赵宝华说,心态好还需要有会玩的文化爱好。玩其实是一种健康的休闲文化,人要重视玩的价值,培养玩的兴趣,增加玩的种类,提升玩的品位,获取玩的快乐,力求在玩中提高文化素养。

应到环境好的地方去养生

中国老年学学会副会长、人大老年学研究所所长杜鹏教授说,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东南沿海地区长寿老人明显多于内陆经济欠发达地区,居住乡村的百岁老人占全国百岁老人总数的56%,其次是城市和镇,分别约占26%和18%。

中国老年学学会副会长、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王五一教授说,我国大部分长寿区沿大河集聚,位于健康低风险区,空气好、植被指数高。我国长寿区处于相对封闭的区域,健康长寿与当地的地理环境的关系更加直接。如永嘉县是中国长寿之乡,百岁以上老人都沿境内的水系集聚,境内森林覆盖率高达73%。

他说,健康长寿水平与包括土壤、植被、饮食、饮水等环境关系密切,受外来食物、文化影响小。健康长寿与环境密切相关,养生离不开环境,应到环境好的地方去养生。只有保护好环境,才能使养生更好地促进健康。

环境养生是指通过合理的选择、利用以及改造居住环境,以保健防病的养生方法。环境养生应转变单纯的自我养生保健方式,将健康与环境联系在一起,将健康与养生医疗资源联系在一起,将健康、保健与公共政策联系在一起。

专家聚永嘉 共论养生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