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与履 棚与履也是太极拳中一对关系户。棚是太极八法中的首法,棚也是后面七法之基础,可和七法之中任一法配对结伍。好比琴中之弦,声的高低,好坏,变化,强弱都在于这根弦。它棚在滿弦,棚紧了弦断,棚松了无声。和我们太极拳属同一道理。 棚中遇顶随即用履,是太极拳中一个基本手法。也是一个顺逆手法。这里的‘棚’首先要有随的意思,听随的意思。其次是顺势而为的履,是随对方方向,劲力的履。这在推手等技巧中应该可以切实体会的。在拳架中如何反应呢?是意识的反应,无敌当有敌的反应,这样我们的拳架才能生动起来,活起来,有内涵起来。 值得注意的是棚和挤的差别;棚,可以有单手棚和双手棚,挤却是双手挤,而且是后手劲,何谓后手劲?就是后面的手施挤劲,前手是松的,一定要松,否则就成双重,双重则滞,不仅发不出力,而且不准,劲不整。前手的松还在于能找劲,变劲,发挥得机得势之功效。这是跑题话,姑且说之。 履和採是有些相近的动作,是有些太极拳者容易混淆的两个动作; 这两个动作最大的不同在于劲路上,採劲一般偏重于抖擞劲。而履劲是一般性变劲。採可单、双手,履也是单,双手,动作幅度不同,採劲是明显劲,履劲往往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实施和完成。採劲一般是厉劲,而履劲是缓劲,相当精细带多种多向变化的劲。精于推手的老师们是深有体会的。 太极拳练到一定时候不仅仅是对拳架子的感悟,而是对劲路的实践和体验。而推手真是这方面体验的比较直接的手段和方法。 通过推手,很多拳路的疑难就迎刃而解了。对掌握和加深拳路,劲路,拳理的理解都会有帮助。这种加深无论对健体,养生,养性,养德都有莫大的好处。对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也收益匪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