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四季养生 > 夏季养生 > 夏季养生重在养心(组图)

夏季养生重在养心(组图)

时间:2018-01-14 09:37  来源: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夏季养生重在养心

夏季养生重在养心


  特邀专家:王祖红,副主任医师,昆明市中医医院针灸科副主任。从事针灸临床工作22年。擅长于用针灸调“神”、调“气”,治各种疑难杂症。善治睡眠障碍综合征、眩晕症、抑郁证、更年期综合症、心悸、心绞痛、急慢性胃病、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症、习惯性便秘、疲劳综合征、亚健康疾病、月经病等多种内科杂病、妇科疾病及颈椎病、腰椎病、面瘫、中风等针灸科常见病和多发病。

  睡眠充足有益祛暑热

  昆明市中医医院针灸科副主任王祖红介绍,夏季气候干燥且昼长夜短。中华传统中医认为,夏季在五行中属火,对应的脏腑为“心”。中医专家认为,夏季养生重在养“心”。中医所讲的“心”指包括心脏在内的整个神经系统及心理精神因素。而充足的睡眠有利于心神宁静。夏季气候炎热,万物繁盛,在这一季节里,天地之气已经完全交会,万物开始开花结果。只有顺应夏季主气,让体内的阳气得到自然宣散,才能确保身体气机宣畅、机能旺盛。所以,人们应“夜卧早起”, 因为稍晚一点睡觉,是为了顺应自然阴气的不足;早些起床,是为了顺应阳气的充盛。睡眠不足可适当午睡,午睡一般应在午餐后15分钟到30分钟。由于坐着睡和趴着睡都不利于消除疲劳,因此午睡应以卧姿为宜。午睡时间不宜过长,以一小时到一个半小时为宜。

  静坐有助安神定气

  人在高温状态下,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心率加快,冠状动脉收缩,致使供应心脏本身的血流减少。夏季,心脏很劳累,本身的营养供应又相对较差,此时,如果人的冠状动脉再发生粥样硬化,管腔变窄或堵塞,心脏的血液供应量就更会减少,这时就会发生胸闷、憋气、心慌、气短、头晕、心动过缓、心动过速,引起心绞痛、心肌梗死,甚至会心跳停止而猝死。以下是几种养心的简单动作。


  上举托物。端坐,以左手按于右腕上,两手同时举过头顶,调匀呼吸。呼气时,双手用力上举,如托重物,吸气时放松。如此做10—15次后,左右手交换,再做1遍,动作如前。作用:可以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活动上肢肌肉关节。

  手足争力。端坐,双手十指交叉相握,右腿屈膝,踏于两手掌中,手、脚稍稍用力相争。然后放松,换左腿,动作如前,可交替做6次。作用:可以去心胸间风邪诸疾,宽胸理气,亦有活动四肢筋骨的作用。

  闭目吞津。端坐,两臂自然下垂,置于股上,双目微闭,调匀呼吸,口微闭,如此静坐片刻,待口中津液较多时,便将其吞咽,可连续吞咽3次。然后,上下牙叩动(即叩齿)10—15次。作用:可以养心安神、固齿、健脾。

nete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