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养生是中华养生文化的一部分,它与“中国医学养生”、“道家养生”、“儒家养生”属于同一类别。通过导引、气功、武术等各种方法,来调通经络、流畅气血、协调阴阳,从而达到提高机体健康水平的功效,即武术是达到养生的一种手段或方式。那么,武术到底是怎样与养生产生联系的呢?这是由于武术与中华传统养生学有共同的文化底蕴和哲学基础,也就是说两者同源而出。同时,传统中医学理论是武术与中华养生学连接交融的纽带,又说明了两者之间有沟通的桥梁,再加之健身养生思想与传统武术价值取向契合,这也无怪乎武术与养生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因缘。中国的气功养生文化源远流长,《尚书·洪范》、《庄子·养生主》均有关于气功养生的表述,魏晋南北朝时期气功养生文化趋于成熟,在嵇康的《养生论》、葛洪的《抱朴子·内篇》、陶弘景的《养生延命录》和颜之推《颜氏家训·养生》等一系列著述中,形成一整套人与宇宙、人与社会、人的起居饮食和呼吸、意念的气功养生文化。传统导引中,太极拳主张“以意导气,以气运身”,又具有气功内功调心的锻炼方法。太极拳需要意识、呼吸和动作密切结合,“练意、练气、练身”内外缜密统一,“始而意动,继而内动,再之外动”,刚柔相济,快慢有节、蓄发互变,以内功为统驭的独特的内家拳术。太极拳之所以具有养生保健功能,其奥秘在于“一动无不动”的身体活动,能给各组织器官一定强度循序有节的刺激,激发和促进身体在生理、气脉和形态结构上发生一系列适应性变化,使体质良性的转化和发展,其采用腹式呼吸方法,要求深、匀、细、缓、长,旨在达到“练身、练气、练意”综合锻炼的养生保健功效。 此外,其他传统导引术与养生还有以下关系: 1)以“八段锦”为代表的疗病养生主线,其主要作用是防病治病;2)以“五禽戏”为代表的仿生养生主线,其主要作用是健身保健;3)以“六字诀”为代表的吐纳养生主线,其主要作用是行气理气;4)以自摩自捏为内容的按摩养生主线,其主要作用是活血化瘀;5)以“易筋经”为代表的壮力养生主线,其主要作用是强身壮力。 |
下一篇:养生文化与文化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