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近百位泉州市民赶到泉州市中医院,参加泉州市中医院保健科中医内科主任医师王奕珊的“春季养生话脾胃”讲座。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中医养生提倡在春季做好脾胃养生保健,就可以为一年的健康打下基础。虽然这场讲座只有短短的一个小时的时间,却让大家受益匪浅。 王奕珊介绍说,春天是肝木旺盛的季节,近来很多就诊的患者多是因不良的生活习惯所导致的亚健康状态有关。该人群容易出现难以名状的胃脘不适、身体消瘦、心烦、消化不良、睡眠不好等状况。 很多人都知道春季应适时进补,在春季做好脾胃养生保健,可以为一年的健康打下基础。而在中医养生中,则更加突出“治未病”的精神。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方面含义。所以,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找到合适的方式方法,才能真正达到养生的效果。 那么,在“春季养生话脾胃”的主题讲座中,王奕珊又有什么好的春季养生方法呢? 首先,我们需要调畅情志,也就是心理养生。心态调好了,心理承受能力增强了,适应环境的能力及抵抗疾病的能力就会增强。 其次,是锻炼身体,也就是运动养生。中医养生学主张动以养形,以形劳而不倦为度。静以养神,形神共养,达到调神和强身的统一,才符合生命活动的客观规律,有益于健康长寿。中国式的运动养生方法,基本上都属于有氧运动,尤其是太极拳,被称为有氧太极,非常适合中老年人练习。这种温和的、较长时间的耐力运动(运动时间超过20分钟,最好是30~60分钟),使得心(血液循环系统)、肺(呼吸系统)得到充分有效的刺激,可提高心肺功能,从而让全身各组织、器官得到良好的氧气和营养供应,维持最佳的功能状况。 第三,起居有常,简单来说就是睡眠养生,失眠和情志有关,中西医均认为要保持良好的睡眠,重要的是保持内心的宁静和睡前放松的好习惯。 第四,饮食有节,所谓病从口入,就是告诫我们饮食要合理安排,定时定量。吃得要慢、少、杂,适量饮水。王奕珊建议,春天宜进食辛味的食品,有助于肝的升发,而且,辛味能散寒湿之气,有助于醒脾,代表物:生姜,但建议不吃辣椒。 第五,顺应自然,顺应自然界四时气候和昼夜晨昏的变化,才能保障身体健康。建议进食时令蔬菜水果。 最后,是药膳养生,将食物与中药通过加工调制而成的膳食,兼有药食两者之长,又能因人、因时、因地制宜,是中医养生的一大特色。中药的功效与各人的体质有关,建议制定个体化方案。(张偲) |
上一篇:聊城专家提醒:春季养生正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