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想写一篇这样的文章,让更多的人受益。但不想因为急促而把一些不成熟的观点传达给别人造成对别人的误导,另一点是想写得更全面系统,不想因为别人看到这篇文章与别人的看法不一致而不知所措。还有一点,本人深知学习中医的不易,养生书籍泛滥,易懂却不一定正确,正规中医书籍正确,但又难于学习。本文的初衷也是想让不懂中医的人懂得怎么调养身体。 最开始想加上中医两字,缘于我对中医的偏爱,再一想,不妥,西医、中医皆可养生,只是效果不同罢了。 养生,顾名思义,就是保养生命,不只是健康,且要长寿,其实这是统一的,不健康不会长寿的。这么说只为了反驳一个观点:活那么长做什么,六七十岁就行。持此观点的人其实潜意识里都有一个前提:健康。无病无痛活到七十也算是善终,现实生活中有此善终的人却不是太多,常见的却是常年煎熬于病痛,最终痛苦离世。养生的意义就在于尽可能地健康长寿。 一个人的寿命在出生时就已经大体确定了,也就是人的寿命大部分的因素是由先天决定的,而先天是已经定了的,对我们自己,我们能做的只是后天的保养。先天是如此的重要,我们更应该为下一代去尽可能的补足“先天”。 还是先来谈一下怎么保养自己,再去谈这个“先天”,自己保养好了也就自然有了下一代的“先天”。 保养身体的方法非常多,如刮痧、拔罐、艾灸、点按穴位、运动锻炼、药膳进补等等,但众多的方法都要以下述五点作为基础,这是几年来本人对于养生最重要的感悟。 首先说一下睡眠。对于睡眠的重要性,本人也是逐步认识到的,后来的感觉甚至有些惊讶,没想到睡眠的作用如此重要。这也是把睡眠放到第一点的原因。我们这一代人从小接受的健康教育非常频繁的一句是:早睡早起,锻炼身体。到现在我终于明白为什么要早睡早起了,并且早睡早起要排到锻炼前面。现在宣传较多的是锻炼,而把前提条件早睡早起却忽略了,甚至误导了一些人,尤其是老年人,近些年有一些报道是关于老年人因为不恰当的体育运动而导致的伤害。一个人的气色好不好,睡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必须条件。早些年本人因为喜欢熬夜,脸色看起来显得灰暗,没有光泽。近一年,在意识到睡眠的重要性以后就强制早睡,大约晚上十点睡觉,面色才渐渐好看些,比以前红润有光泽。不仅是外表有所表现,自身感觉也有明显的变化,白天不再发懒,感觉精神要好许多。改变对睡眠的认识,主要还是受益于一本书:《人体使用手册》,当初看完这本书的时候,感觉这本书写得太好了,太有道理了,以至于想让认识的人都看到这本书,当然也买了好些送给了较熟悉的人,好几人也因此受益。这本书在网上有电子版,可以下载得到。把睡眠放到第一点来说还有一个原因是针对现代生活方式,现代生活方式的一大特点就是夜生活多,现代人只知道夜生活让人很HIGH,不知道夜生活有多么地伤身体,多么地消耗精、气、神。黄帝内经里有句话:上品三药精气神。再好的药都没有自身的精气神好。近些年网络的发达给人类带来了许多好处,也害了许多人,我们不时的会听到看到这样的信息,最有代表性的是网吧猝死事件不时发生,且这些事都是发生在风华正茂的年轻人身上。可见睡眠对生命健康有多重要。就本人的观察而得出的结论,睡眠的作用大概有这几个方面:造血,清洁血液,修补身体,补充精气神。一个人的睡眠情况如何,一眼看上去就能知道个大概。睡眠不足的时候,眼睛看起来没有精神,眼白会有些发黄。长时间睡眠不足的人会显得比同龄人相对较老一些,嘴唇会较黑。一般规律是年轻人的嘴唇颜色会较红润,但现在的年轻人大多喜欢熬夜,常常会见到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应该是很红润的嘴唇却常常紫黑。仔细观察一下,现代人十五岁以前嘴唇大多都红润,二三十岁的大约对半,三十五岁以后的大多嘴唇颜色较深,而看一下二十年前的电影,里面的演员即使五十岁左右的人,也都是嘴唇很红润。古时形容某个人好看有一句话:唇红齿白。简短的四个字,却含义深刻。唇红表示这个人气血充足,血液清洁。这两方面缺一不可,气血不足,嘴唇颜色会比较淡,血液里垃圾多,嘴唇颜色会比较深。齿白则意味着这个人肾气足,齿为骨之余,肾主骨。如果一个人到了四十岁还是唇红齿白,那这个人应该是个很有福气的一个人,通常这个人会比同龄人显得年轻。而要成为这样一个人其实是有很多条件的,咱们慢慢道来。 第二来说一下饮食。在这里首先应该说的一点是饮食的量。现在的科技发达,人们不再愁吃穿,但人们固有的思维却还是吃饱吃好。却不知这固有的思维害了太多的人,而这被害的太多人却不自知。有些人已经明白这个道理,却还是沿着固有的思维去做,知道自己得了“富贵病”,但依然故我。饥饿固然会使身体虚弱,过食不仅仅是加重肠胃的负担,而是加重整个身体的负担。有一种养生方法为常人所熟悉的:早上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这种方法较容易被接受。更进一步:每顿都吃六成饱。这种方法对四十岁以下的人来讲有些困难。更进一步:过午不食。年龄较大的人要做到这一点也不容易。古人早就总结出这样一个规律:吃得太多会伤身体。过食在这里另一层含义,就是饮食的质。在食物匮乏的年代,一个鸡蛋,一块豆腐都是很好的营养品,而现在则是蛋白质过剩。中医讲“过食膏粱”会导致消渴,其实是中消,也就是伤了脾胃了。提倡素食正在成为某种流行趋势,暂且不说完全素食是不是有失偏颇,对现代人来说少吃荤已经势在必行了。那些喜欢大鱼大肉且是在晚上大吃特吃的人大多都身体较胖,与其花大力气去减肥,不如管好自己的嘴,晚上少吃或不吃。这样做不仅能减肥,而且身体更健康。更重要的一点是与现在的大多数减肥方法相比,这种方法的效果出奇地好。当然,如果想增肥,就从晚上的大鱼大肉开始吧。 第三,保持良好的心态。喜、怒、忧、思、悲、恐、惊都是人生正常的情志,在不过极的情况下,一般不会引起人体的不适。古人早就发现人的情志对身体有着巨大的影响,中医里把人的情志分为七种,分别对应人的五脏。气死人的情况不多见,但气到肚子疼,气到不想吃饭在生活中却可常常遇到。一个人脸色铁青,即使他没有言语上的表现,你也知道他已经暴怒,最好别去惹他。一个人面若桃花,你总想问问:有什么高兴的事,说出来大家高兴高兴。一个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大约脾气会越来越好,人生经验至关重要,也有很多人一直故我,不愿去改变,从未把自己糟糕的健康状况与自己的坏脾气联系起来。易暴怒的人大多肝不太好,脸色会发青。常生闷气的人常常会胃不好,容易打嗝放屁。过思伤脾,日渐消瘦。佛曰:凡所有相,皆为虚妄。将一切看淡,就不会引起情志的过极。另一些人则会说:没有感情,人活着还有什么意思,还能不能称之为人。这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皆在一个“度”字。 |
下一篇:养生保健心得体会(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