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類型電影屬於大眾文化領域,此間的善男信女們,是類型電影普遍針對的觀眾群,男女兩性的分類是最簡單的觀眾群的分類,從受眾的審美去分析類型電影的審美風格,在類型電影的研究領域並不常見。本文擬以愛情片為例,談女性觀眾審美對於愛情片的類型特點規范。文章隻涉及普遍現象分析,不影響個案突破。 關鍵詞:類型電影﹔性別敘事﹔女性審美﹔愛情片 好萊塢的類型電影以其廣泛的輻射力已經成為全球的一種電影文化,類型電影中明顯呈現出性別敘事的特征。有一種普遍的分類把類型電影分為軟派電影和硬派電影。按照這個約定成俗的原則,大體可以對各電影類型做一個分類:愛情片、歌舞片、黑色電影、喜劇片、家庭情節片可以看作是軟派電影,而像西部片、黑幫片、警匪片、偵探片、動作片、科幻片、恐怖片等都可以作為硬派電影。從這兩派電影的受眾來看,軟派電影的受眾更多是女性,硬派電影更多以男性為主。這個現象似乎給我們透露出一個信息:軟派電影更多考慮女性審美,而硬派電影更多迎合男性審美。當然,層出不窮又推陳出新的類型電影肯定對前面的概括有所突破,但仍舊改變不了性別審美大格局下對於類型片的一般規范。 女性審美下的類型電影與女性電影概念有交叉但又有所不同。在此,我們首先要做一個區分。最早提出女性電影這一概念的是美國學者莫利哈斯克,認為女性電影是20世紀40年代女性進入社會分工后,好萊塢拍攝的一些以女性為主要受眾群,以女性的情感生活為主要表現內容的電影。朱迪絲梅恩又對女性電影做了進一步分類,其一是相當於針對女性觀眾群體的電影,其二指的是以女性為創作群體的電影。這二者之間避免不了有交叉,但文章是從觀眾角度談類型電影的特點,擬從女性觀眾的審美來探討對電影類型的風格約束。文章擬以愛情片為例,解讀女性審美對愛情片的審美規范。 一、耽於人物關系 在生活中,男性通過証明自己的獨立來獲得主體自認,而女性主要在人際關系中確立主體認知。拉康的“鏡像階段”中,6—18個月的嬰兒把自己與母親視為一體。在進入象征界之后,男性從與母體的親密中解脫出來,而女性仍停留在這個階段。克裡斯蒂娃借鑒精神分析引論提出前俄狄浦斯階段,“男性通過獨立來獲得主體自認,而女性則通過關系的經營獲得”。基於女性觀眾對(復雜)人物關系之中情感糾葛的熱衷,軟派電影在人物關系上均有出色的表現,比如愛情片、家庭倫理片、黑色電影等。 愛情片通常以其溫馨、浪漫、輕鬆、動人的氣息沁人心脾。片中,男性與女性之間的親密關系和真摯情感是女性審美的重要表現之一。愛情片中就是以人物情感發展推動故事情節的重要類型之一,結尾通常是二者情感關系的最終確立。而影片中相愛、三角戀或者雙三角戀、愛情推進過程中,各種阻力下人物的關系糾葛恰恰能激起觀眾設身處地的體驗,街頭巷尾、茶余飯后,女性會以“如果我是某某,我就不會/會……”對情節及人物關系進行討論,從而從人物關系中建立自我的認知。“我”和“愛人”的關系就來自女性觀眾與“母親”關系的依賴的表現,“愛人”就是母親的替代者。 二、真愛至上 不管千百年來人們如何謳歌愛情,“真愛至上”這一理念在遭遇現實時都顯得過於理想。愛情片往往就是在縫合現實和理想之間的鴻溝,營造一種理想的浪漫。當然,愛情理想是兩性共有的理想,但是,相比較而言,兩性對於“真愛至上”這個愛情信條的認可程度女性更勝於男性。普遍意義上講,女性相比男性更願意把愛情放在生命更為重要的地位。面對失戀,女性通常比男性更容易表現出更為長久的悲傷,而男性能很快從悲傷中走出甚至很快投入下一段感情。當然,這跟女性喜往后看,而男性更願意往前看的思維模式相關,與薄情無必然關系。 在好萊塢的愛情片中,大都是關於愛情的美好幻想。即便是不完滿的結尾,也都傳遞著真愛至上的理念。愛情可以超越年齡、等級、生死、種族等一切差異。而愛情片中最為經典的敘事模式“灰姑娘”就是愛情超越等級、相信真愛至上的典型敘事。而后來受女性主義運動影響調整的“灰小子”敘事策略一樣是愛情幻想的表現。對於女性觀眾,這種浪漫幻想能讓女性“設身處地——通過男女主角的關系——體驗那種在日常生活中給予別人而得不到情感回報的情感援助” ①。 類型電影大都是以男性為主人公,愛情片、歌舞片、黑色電影等有限的幾種電影類型中,女性佔有相對主要的地位。而女性地位的重要也僅僅體現在相關的愛情情感的處理中,在愛情片的情感發展過程中,女性對男性一般具有引導作用,“日常再生產過程中,存在著一種根本的不對稱性,男人在社會和心理兩方面都是由女人來塑造的,而女人們通常由她們自己來塑造”。②愛情電影極大地滿足了女性觀眾對於自我價值的肯定。 三、畫面唯美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女性尤甚。 在愛情片中,美感和性感通常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弗洛伊德把藝術創作作為性本能的釋放和升華。身處愛情中的人,對美是非常敏感的,設置性愛就是建立在美感確認的基礎上。讓愛情片的觀眾也能體會到其中的美和欲望,在影片的畫面處理上美感度要求比較高。 人對自身的審美是人類最早的審美活動,人類愛自己,肯定自己的身體和欲望。愛情是基於身體的情感,身體的吸引力是必需的,處於發情期的動物在自身美感上的超常表現可見一斑。它們會選擇在異性面前顯露自己的美麗皮毛、動人舞姿、美妙歌喉甚至孔武之力。在愛情片中,相愛的雙方也極盡全力地在對方面前顯示自己最美、最好、最有魅力的方面。愛情片對美的重視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角色美。愛情片一般會選擇養眼的帥哥美女甚至明星級的帥哥美女來出演。服裝、化妝、燈光、場景也都為角色美添加風採。二、場景選擇美。愛情片的場景選擇也會考慮到美感,外景一般會選擇唯美的自然風光,內景布置也大都清新,力圖搭建愛情童話的美好世界,當然場景的表現還需要燈光、色彩等多方面的搭配才得以完成。三、鏡頭畫面表現力的美感。 四、舒緩細膩的敘事表達 從男性對類型電影的喜好情況來看,男性更喜歡節奏快、硬朗、刺激的影片。而女性觀眾則偏愛舒緩的敘事,愛情片緩慢的節奏給感情的發展提供了敘事的空間,而在情感的發展中,細膩的情感表達才能夠擊中觀眾的情感,打動觀眾。如上文提到的女性傾向於在人物關系中體認自己,傾向於用情感充盈自己的生命體驗,那麼人物關系中復雜的情感糾葛才是女性喜歡並善於去體會和把握的。然而,細膩的情感必須要借助舒緩的敘事節奏來呈現,當然,節奏舒緩僅僅是表達細膩情感的必要條件。而另一方面,為了表達細膩的情感狀態,敘事時空也相對是完整統一的敘事時空,避免因復雜的時空剪輯造成情感敘事上的斷裂。正因為如此,我們看到的愛情片的敘事結構往往都傾向於傳統的敘事結構,即便有所打破,也是呈大的敘事板塊的調整。愛情中的人物狀態,悸動、心跳、嬌羞、懊惱、糾結、傷感、寂寞、思念、吃醋、柔情、沖動、浪漫等,在愛情片中,會給出足夠的敘事空間細致地表現人物的情感變化的狀態。當然這是情感類題材對情感的發展的尊重,但不能不說這也是女性觀眾審美偏好促成了該類作品風格的形成。 五、擇偶理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