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红星锐评丨女子扒门阻高铁,铁路管理有无责任 1月5日,高铁合肥站,罗女士为“等老公”上车阻挠高铁关门,列车员和乘客多次劝解无果。“阻挠高铁关门”视频1月9日传出,相信现在的罗女士经历了人生中首次被摆在聚光灯下评判的尴尬和痛苦。 “我觉得动车在一个站就停10分钟,我还剩2分钟,我为什么就不能上车呢?只要我老公10秒内能下来,就没事了,我当时是不是只能让我老公下来?我这样做有错吗?”她在面对媒体时发出了这样的疑问。 此时,她已被网友“人肉”,被学校停职,被评价为“自私”“无脑”,舆论的炮火铺天盖地般向她飞来。 罗女士违背了社会公认的规则,置全车乘客的方便和安全于不顾,遭受指责后竟仍不知自己错在何处。现在,她正在领受错误的惩罚,舆论的诘问、单位的处理,以及可以想见的法律惩处。据“安徽铁路公安在线”10日通报,其被处以2000元罚款。 乘高铁,检票口提前几分钟停止检票?记者在采访问及罗女士类似问题时,她的回答是“不知道”。绝大部分公众,恐怕也未必清楚这个时间。大多数人可能还停留在电影中,男主角最后一秒出现,追着火车奔跑的罗曼蒂克情节的印象中。 然而,社会从习惯火车一乘就是一两天,变为习惯高铁就是争分夺秒,数小时穿越中国。快节奏的生活,谁也不愿意自己的时间被别人白白浪费,更不要说打乱整个列车的运行时间。 所以,参与“乘高铁”这个公共活动,应该预留多长时间,才能保证不打扰他人,也不影响自己,需要形成一种大概的共识。这种共识,需要管理者来构建,更需要管理者来推动和维护。就像乘飞机,办理登机牌的时间可能在不同机场各有差异,但提前30分钟、45分钟、或60分钟,乘客自己心里应该有这个意识,那就是必须提前多久到达,否则就赶不上。 可能铁路客运和航空客运在性质上有所不同,但让乘客有提前到达、不干扰系统运行的意识,是铁路管理应该做的。当然,这里又涉及一个法律问题,那就是作为经营者,要如何尽到充分的告知义务,即如果你不在几点钟前到达检票口,就将赶不上这趟高铁。 再者,铁路管理执行规则是不是很到位?根据媒体报道,罗女士自称到达检票口时,距开车只有2分钟了,但检票口既没有关,也没有人检票,也没有人拦住罗女士,所以她顺利上了车。高铁发车是有规定时间的,停止检票也是有规定时间的,那显然规则的执行出了问题。按道理,罗女士根本不该有登上高铁,扒门阻止发车,等待老公下站台的机会。 既然已经扒了门,阻止了高铁运行,现场已经和乘务员发生了冲突。乘务员也多次提醒“你违法了”。按专家所说,她涉嫌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铁路安全管理条例》。那执法人员在处理上是不是得力?让这样一个已经违法,且不认为自己有错的人,继续登上这趟高铁,又是不是对全体乘客的负责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