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四季养生 > 夏季养生 > 第四十六回 夏季养生

第四十六回 夏季养生

时间:2018-01-10 14:17  来源: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夏季阳气最盛,万物生长,其中也包括一切致病微生物,因此是疫病、泄泻、中暑等疾病的发病高峰期。因此,我们在夏季养生的同时,也要注意夏季多发疾病的预防和保健。

一、预防疫病

夏天气炎热、潮湿,适宜细菌及一些致病微生物生长。一旦食入被污染以及变质的食物,容易发生痢疾、食物中毒等,所以要特别注意饮食有节。

二、预防泄泻

泄泻也是夏季的高发病,或饮食不洁,或饮食不节,过食生冷,或贪凉饮冷等损伤脾胃,脾胃阳气受损而发生泄泻。

三、预防中暑

夏季人体阳气开泄,容易出汗,而夏季气候特点是高温和高湿度,在此环境中长时间工作或强体力劳动又无充分防暑降温措施时,出汗过多,津液容易不足,损伤心阳及心阴,出现头晕、头痛、心慌、口渴、恶心、呕吐、晕厥或神志模糊、抽搐、烦躁不安或昏迷等症状则为中暑,此外在室温较高、通风不良的环境中,年老体弱、肥胖者也易发生中暑。

四、预防老年人中风

炎热的夏季,人体出汗较多,中医认为“血汗同源”,老年人体内水分比年轻人要少,出汗后容易血液粘稠而运行不畅,即中医所说“因虚而瘀”,同时由于老年人心气不足,无力推动血液运行易生瘀滞,所以对患有高血压、高脂血症或心脑血管病的老年人来说,夏季发生中风的几率自然增高。预防则应首先是要注意补充水分。因老年人生理反应迟钝,故要做到“不渴时也常喝水”。此外,应量力而行,做一些简单的中医养生功法,如八段锦、太极拳等,以促进气血的运行。

五、防心火过旺克制肺金

夏季,火气当令,此时,人体内的心火也随之旺盛,“心主火,火能克金”,对于心火过旺之人,夏季应减苦而增辛,减苦味食物可以防止心火过旺,增加辛味食物可增强肺气的抗御能力,如可服用辛凉的中草药,如菊花、薄荷、金银花、连翘,以利心火,同时可清解暑热。

六、高度重视春夏养阳

春夏养阳,是中医治未病的预防措施之一,也是因时制宜养生的原则之一。春时阳生,夏时阳盛,夏季也是人体阳气最旺之时。因此,人们很容易忽视养阳。殊不知,夏时阳极盛,暑热邪盛,大热耗气,气者阳也,故大热伤人体之阳。再者,夏季人体阳气浮于表而虚于里,人们又往往贪凉饮冷,容易损伤脾肾之阳。故春夏养阳十分必要。一方面,既要善处阴凉以避大热,又要顺时而养,让皮肤毛孔开泄,阳气宣发,勿长时间待在低温空调房中致使闭汗。另一方面也因考虑到人体阳气盛于外而虚于内的状态,当避贪凉饮冷,避湿露,避寒湿,以免损伤人体脾肾之阳气。

此外,高度重视夏季的情志调养。由于夏季天气炎热,人们很容易产生烦躁情绪,因此心理养生不可忽视,首先要做到心静心静自然凉,必须清心寡欲,保持平和心态和愉悦心情,不应发怒,正如古人所说要“静养勿躁”,这样才能使气机宣畅,通泄自如,避免因情志诱发心病。

下回预告:第四十七回 夏季养生——冬病夏治(7)

第四十六回 夏季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