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养生保健 > 养生产品 > 产品渠道和营销,泸州老窖为何进军养生酒?

产品渠道和营销,泸州老窖为何进军养生酒?

时间:2018-01-09 18:19  来源: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观市场:养生酒这块香饽饽为什么泸州老窖啃下来了?

2014年,经历过一年多的酒业新常态后,白酒企业放弃了最后一点幻想,除了并购、混改这一资本操作,“转型”成为酒企寻找出路的最大途径。在产品、渠道和营销三个转型方向上,大多数企业把精力放在了渠道和营销方面,这却造就了一大波依靠重塑渠道价值和协助企业营销的互联网平台出现,企业对渠道和营销的掌控力增长甚少。而在产品转型方面,除了“名酒与民酒”现象外,几乎很少企业有魄力在一个新的领域试水。

就在大多数酒企通过跨界玩转型之前,泸州老窖却在2011年成立了养生酒业有限责任公司,2013年正式启动该项目,至今已经拥有玛咖酒、玫瑰酒、红曲酒、滋补大曲等多个品相,公司年销售破亿,市场覆盖华东、华南、华中、西南及北京等地。

泸州老窖试水养生酒,是基于白酒这一同心所展开的多元化发展,这与渠道和营销上的跨界转型相比较,具备哪些优势呢?对白酒产业的未来又有何启发?

一、好而专的产品是一切营销的开始。

自酒业调整以来,行业越来越认识到营销的重要。劲酒学习加多宝的快消品营销,连早有成熟保健酒品牌的广东市场也被其全局拿下;1919在摸索中成长,线上线下玩起了渠道革命,重塑渠道价值。但是不难看出,有着品质保障的劲酒一路顺遂,而模式先进无产品自主权的1919在行业的发展却遭遇着越来越多的挑战。

时代已变,过去到央视砸个标王就能成就一个品牌,什么东西炒作一下就能热卖。但这些手段最终经不起时间的淘洗。在市场化发展最早最充分、各类营销大战最为硝烟弥漫的家电业,能发展壮大至今的,都是踏踏实实在产品上花大力气,不断提高产品力的典范:像做空调的格力,做电视的TCL、创维等。

在白酒行业,茅台、五粮液、洋河等近年来屹立不倒,其过硬的产品品质是最基本的保障,也是其市场营销的开始。因此,泸州老窖将转型的重心放在产品研发上,只是眼光更为独到,与大健康产业相结合而催生出养生酒。

好的产品会说话,除了态度,另一个决定产品品质的便是实力。据了解,泸州老窖养生酒业有限责任公司是国内首家专业从事养生酒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酒类生产企业。发展至今已经具有强大的研发能力,可用超过200种中药、养生食材研发成几十款养生白酒。目前,泸州老窖养生酒业有限责任公司拥有及正在申报、转让的健字号批件多个,通过GMP生产认证,取得保健食品生产资质,同时具备白酒和配制酒生产许可证(含新资源食品配制酒)。

二、顺应趋势才能弯道超车。

检验转型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是市场。从产业现状来看,中国养生保健酒行业发展迅猛,国内养生保健酒市场规模突破180亿元,2001年,中国养生保健酒行业只有8亿元的规模,2008年突破100亿元大关,2009年-2013年这五年,整个健康产业增长在2008年基础上超过80%,达到了181.42亿元,这也就是说:我国养生保健酒近年来一直保持着30%的年增速发展。

目前中国养生保健企业数量约为5000家,每年新增企业约为200家。卫生部曾在“中国传统医药文化传承与养生文化产业高峰论坛”上,直指我国健康产业(包括保健产业、医药产业及与健康相关的产业)仅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5%,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在发达国家,这一比例普遍超过15%,如果按这个比例核算,中国健康产业未来的市场容量最保守估计也将有6万亿元~8万亿元的市场潜力。

正是因为看见养生酒行业的迅猛发展和巨大的市场空间,泸州老窖才在产品转型时选择了坚持做养生酒,这一做就度过了近三个年头。

事实上,近年来大多数白酒企业也选择在产品方面尝试转型,但基本上都热衷于做预调酒、葡萄酒,结果却是不温不火甚至大亏特亏。白酒营销专家肖竹青认为,这是企业做决策时对趋势把握不准造成的。那么什么才是未来的趋势?随着人均GDP的提高,人们对于更高标准的消费需求正在形成,同时国家政策鼓励大健康产业发展,于白酒而言,养生酒无疑是白酒转型的最佳出路。

三、行业需要发展,谁来做领路人?

电商行业看天猫、京东;地产行业看万达、万科;汽车行业看宝马、奔驰;民航看南航。无论哪一个行业,要想有一个健康良性的发展,少不了出现一个能不断提高和代表行业标准的巨头企业。这一点在白酒行业的茅台、五粮液身上也可以得到例证。而近年来,但凡想做保健酒,运营者均以劲酒为目标,足以说明行业巨头的领头人作用。

之于养生酒行业,纵观整个行业,仍然没有一个能引领标准的企业出现;对于白酒行业,最有资本和能力涉足养生酒,仍没有太浓的氛围。而率先走出第一步并且一直以来都以“成为中国健康养生白酒第一平台”为目标的泸州老窖,能否成为养生酒业的领路人?能否创造这个产业的新高度?糖酒快讯记者将进行系列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