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本报和深圳市公立医院管理中心共同举办的大型公益健康活动——“市民健康大讲堂”已经正式启动,日前在市中医院首讲,由市中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汪栋材教授谈“科学养生治未病”。市民健康大讲堂每月开讲一次,在市属11家公立医院中轮流举行,主讲专家都是市属各大医院的知名教授、重点专科带头人。每期市民健康大讲堂的精华内容,将在本报《天天健康》版刊出,讲课的视频也将在本报官网“特网”(http://www.tetimes.com)挂出,敬请市民垂注。 主讲人:汪栋材 深圳市中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 体质是指在人的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结构、生理功能以及物质代谢和性格心理方面,综合的、固有的一些特质。每个人的体质都不一样。 体质养生就是顺应体质的稳定性,优化体质的特点,改善体质不好的变化和明显的偏颇。体质决定我们的健康,决定了我们对某些疾病的易感性,也决定了得病之后的反应形式以及治疗效果和预后转归。 体质大致分为9类:1、平和质;2、阳虚质;3、气虚质;4、阴虚质;5、特禀质;6、痰湿质;7、湿热质;8、淤血质;9、气郁质。 平和质 注意饮食与运动 体质判断:1、体型匀称健壮。2、面色红润,面部有光泽,肌肤有弹性,目光有神,唇色红润,身强体健,精力充沛,二便正常。3、性格开朗随和。4、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都有较强的适应能力。5、平时患病较少。 养生建议:平和质的糖尿病人,没有偏颇,平时注意饮食与运动,合理的饮食与运动对控制血糖是非常重要的。 阴虚质 多吃水果少吃辛辣 体质判断:1、体形瘦长。2、手足心热,口燥咽干,大便干燥,皮肤偏干,易生皱纹,眩晕耳鸣。3、性格急躁,外向好动。4、大多平时畏热喜冷,耐寒力较强,并且容易被暑热阳邪损伤,即耐冬不耐夏、易受燥邪。5、皮肤易生疮疡,患病也容易发热,不管被外界的风、寒、暑、湿等哪种邪气所伤,到最终都转化为热症,出现口干、口渴、心烦气躁等阴虚火旺的症状。 养生建议:阴虚主要表现为 “干”、“燥”,情绪比较压抑、长期服药、吃辛辣的比较多,易感结核病、失眠、肿瘤等。阴虚体质养生原则,镇静安神。饮食养生可以多吃水果,少吃辛辣。起居养生要生活工作有条不紊。药物养生要多吃银耳、燕窝。四季养生里面,夏天要注意清凉,秋天要注意养肺。 阳虚质 少食生冷多食温热 体质判断:1、形体适中或偏胖。2、性格比较沉静,情绪会消沉,容易有抑郁的倾向。3、阳虚体质的人畏寒怕冷,尤其是背部和腹部特别怕冷,一到冬天手就不太热,比较厉害的就是膝关节,在夏天比较舒服,冬天不舒服。4、头发稀疏、不茂密。5、可见黑眼圈、口唇发暗。6、小便清、小便多。7、大便不成形,阳虚体质会经常腹泻,尤其是早晨拉稀便。8、阳虚体质与肾阳相对不足有关。阳虚体质畏寒怕冷,长期服药、长期贪凉造成阳虚体质,可能容易产生易感肥胖、痹证、骨质疏松。 养生建议:主要是不损伤阳气。饮食养生要少食生冷,多食温热。保持安静,避免消沉。起居养生要注意保暖,多动少熬。药物养生要吃平和补阳,防止燥热。四季养生里面夏勿贪凉,冬宜温补。经络养生可以揪神阙、气海、关元、中极这些穴位。 气虚质 补脾少虑勿过劳 体质判断:1、从体形上看消瘦或偏胖。2、面色比较白,没有光泽的苍白。3、性格一般内向,情绪不够稳定,不爱冒险。4、不爱说话,语声低怯。5、常常感到体倦乏力,气短懒言,并且常常有咳喘无力等表现。6、食欲不振,一般进食较少,并且消化不良。7、气虚体质的糖尿病人非常容易累,并且常出虚汗,稍微一动就出汗。8、易心悸怔忡,手足易麻,还经常有疲惫的感觉。9、易患感冒,病程久者容易感到腰酸、小便频多。男子易滑精早泄,女子白带清稀。10、易发生脱肛、胃下垂、子宫下垂的疾病。11、从舌象上看,舌淡而胖,舌边有齿痕,脉弱。 养生建议:气虚体质主要表现为脾肺功能偏弱,养生原则主要是补脾、健脾。饮食养生要求细水长流,不要吃生冷的东西,也不要思虑太多,否则就会伤脾;另外不要过劳,过劳也会损伤脾气。药物养生要四君益气,屏风固表。四季养生要注意春捂秋少冻,夏温冬平补。经络养生可以揪一揪神阙、气海、中脘这些脾胃的穴位。 气郁质 疏肝理气补益肝血 体质判断:1、形体偏瘦,身形稍长或者小巧玲珑,气郁体质从五脏来说,主要是由于肝气不舒而致。2、平素看上去就呈一种忧郁的面貌,闷闷不乐,眉头紧锁,无缘无故地叹气,胸胁胀满,走串疼痛,多伴叹息则舒或吸气呃逆或咽间有异物感,乳房易胀痛,睡眠较差,食欲减退,易惊悸,健忘痰多,大便偏干,但遇到精神紧张就会大便稀,小便正常。 3、多疑敏感,忧郁脆弱,往往经不起打击。4、易患抑郁、不寐、惊恐等病症。5、对环境和气候的变化比较敏感,不喜阴雨天,喜欢独处,不耐精神刺激。 养生建议:气郁体质主要表现为“善太息”,可能是幼年生活不顺、工作压力大促生气郁体质。易感抑郁症、失眠、偏头痛、月经不调等。养生原则主要是疏肝理气,补益肝血,少量饮酒,酒有通经活络的作用,还要学会发泄,该发泄的时候要发泄,不能太敏感。多听听音乐,如果有条件可以多去旅游。药物养生就是逍遥丸、越鞠丸,枸杞、当归这些。四季要注意春季,舒展形体。经络养生可以揪一揪中脘、神阙、气海。 痰湿质 健脾祛湿可多食姜 体质判断:1、心宽体胖,嗜食甜食及肉食,腹部肥满而松软。2、面黄,经常感觉面部油多,眼泡微浮,嘴里常有种黏黏的或甜腻的感觉,嗓子老有痰。3、容易困倦,经常感到肢体酸困、发沉,像灌铅一样,大便偏暗。4、性格温和,多善忍耐。5、不适应潮湿环境,在这样环境中易胸闷。6、容易患消渴、中风、胸痹等病症。 养生建议:痰湿体质的人容易得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等。养生原则是健脾祛湿。要口味清淡,适当吃姜,特别是夏天要多吃姜。少用空调,衣服宽松。药物养生要注意健运脾胃,兼去湿痰,冬少进补。经络养生可揪中脘、水分、神阙、关元等穴位。 淤血质 疏肝活血忌食寒凉 体质判断:1、一般来说淤血体质女性多见,以脑力工作者更多见些。2、从体形上看,淤血体质的以瘦人居多。3、这种体质的人一般而色偏晦暗,易有淤斑或者色素沉着,脉搏比较深慢。4、往住性格内向,很容易心情不快甚至烦躁,同时记忆力也不太好,容易健忘。5、平素可有头、胸、胁、少腹或四肢等处刺痛,严重者可有心悸、胸部憋闷作痛、神志不清、发狂、头胀、头痛如刺、两胁肿块、疼痛拒按等症。6、可有出血倾向,咯血暗红、大便色黑如漆、小腹疼痛、腹内有症瘕积块,妇女痛经、经闭、崩漏等。一般经血颜色深,伴有血块。7、一般不耐受风邪、寒邪。8、一般舌质黯,有淤点或片状淤斑,舌下静脉曲张。脉细涩或结代。9、易伴出血、中风、胸痹等病。 |
上一篇:鹤年堂经络养生对症施调解除亚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