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运动养生 > 健身 > 北京健身场地调查:体育盘活闲置空地

北京健身场地调查:体育盘活闲置空地

时间:2018-01-06 17:35  来源: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前不久,记者实地走访了北京市西城区、海淀区、丰台区的部分健身场地。这些场地的建设背景、运营状况等不尽相同,其中成功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将在文中一一呈现。这或许能为全国各地成千上万健身场地的开发经营带来一些启示。

北京健身场地调查:体育盘活闲置空地

在腾退空间做体育文章

“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蓝图绘就,号角吹响。体育强国梦正在基层落地、生根、发芽、开花……近年来,北京市海淀区田村路街道办事处紧紧围绕疏解非首都功能任务,在疏解腾退空间使用与管理上下工夫,努力把腾退空间变成服务群众的公共体育设施,为群众提供更优质的健身硬件条件。

足球文化凝心聚力促和谐

“爱足球、爱社区、爱生活”“不仅仅是足球”“一起踢到60岁”……还未走进田村路足球大联盟训练基地,在田村路与砂石厂路十字路口西北角的墙面上就看到了带有浓厚北京文化、海淀文化气息的宣传口号和涂鸦。走近田村93号院,一片绿色围网围起一片绿茵场划分成4片五人制笼式足球场,围网下的绿地里有足球图案装饰,围网上还有足球文化墙。足球文化展示让这片充满活力的足球场创意感十足。

“我们还计划把这间房装修成足球文化室,让大家在这里了解足球、畅聊足球。”俱乐部的一位教练指着正在施工中的平房说。足球发展,文化先行。运动是足球的“身体”,文化是足球运动的“灵魂”。田村路街道希望通过足球运动文化宣传阵地,宣传足球运动聚集的追求卓越、挑战自我的进取精神、竞争与合作意识、健康的心态、开朗包容的品格等文化元素,让群众触摸到“踢出来的文化”,从而用鲜明浓郁的足球文化推动社区足球运动的开展,普及青少年足球运动,让当地居民更积极地参与运动,以足球为载体促进邻里和谐,分享社区体育带来的健康和快乐。

“共同的爱好让我们这些来自各行各业互不相识的人成为朋友,周末出来打打球,认识更多的邻居,和朋友们聊聊天,比在家上网有意思多了。现在有了这个球场,我们可以度过更多健康愉快的周末。”正在练习投篮的张志东说,“以前这里是群租房和汽配维修厂,环境脏乱,现在球场周围种上了绿植进行了美化,关键是我们附近的居民有了锻炼身体的好去处。”

刚成立的草根组织“田村路足球大联盟”将主场迁移到这里。自从有了公益场地,联盟球队发展迅速,如今已有十多支球队,队员有辖区居民,也有驻区单位职工。“我们还开展辖区青少年足球培训等活动。每周有两到三节足球兴趣班,一至五年级的学生均可报名参加,已有玉泉小学、首师附小、田村小学的六七十名学生在接受培训。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还出师资组建了一支女子足球队。”据俱乐部工作人员介绍,球场平时还承接很多公益活动,比如田村路街道“八段锦进社区”活动。

变“废”为宝优化环境健身忙

北京健身场地调查:体育盘活闲置空地

“两年前,这里是一片废品收购站,到了夏天气味刺鼻,苍蝇乱飞,不仅污染环境,还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想都不敢想,现在这里居然是一片球场,而且是免费的,我们终于有了健身的好去处……”家住恩济西街53岁的张继铭高兴地说,他每天都到田村永定河引水渠西岸的球场锻炼一两个小时。

田村路街道地处海淀区西南部,是典型的城乡接合部,一度因交叉管理、开发滞后等原因导致的闲置地块给废品收购行业的生存留下了空间,辖区共有7处不同规模的废品收购站,“废品集散地”之前已成田村路地区的一个负面品牌。这些废品收购站安全隐患大,环境污染严重,给当地居民居住生活带来严重影响,与海淀区中关村核心区的建设极不协调。近年来,田村路街道办事处把废品收购站整治作为地区重点工作之一,经过艰苦的工作,7家废品收购站全部实现关停,之后利用腾退空间建设了乒乓球长廊一个和笼式足球场、篮球场各一个,形成体育健身公园。

“每周末写完作业,就约上三五个同学过来打乒乓球。”在行知实验小学读书的赵海康正同北外附中初一学生李光磊打乒乓球,“这边打球不收费!足球场、篮球场也不收费,随时可以过来组局打球。”李光磊边气喘吁吁地说边擦额头上的汗水。

坚持以服务居民为中心,盘活地区存量资源,开辟健身活动空间,被评为2013—2016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的海淀区田村路街道办事处正在努力做好“底层设计”,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用具体行动书写了一幕幕全民健身工作的生动实践。

仅提供健身场地是不够的

北京健身场地调查:体育盘活闲置空地

万丰公园地处北京市丰台区卢沟桥乡,位于京港澳高速路以北,万丰路以西,跨乡辖靛厂、六里桥、岳各庄、小井四个行政村,为北京市城市绿化隔离地区“郊野公园环”建设项目之一。公园所在地原是一片平房村落,后经改造,打造成了一片供人休闲健身的郊野公园。此时虽已隆冬,但这并没有影响人们运动的热情。公园内设有健身步道、健身器材、篮球场和乒乓球台等设施,其中很多是附近居民自己动手打造而成。

用绿色网布围起来的几张乒乓球台,球台上虽用砖头当作球网,设备略显简陋,但仍有很多中老年人在这里打球。这些球友多为附近的退休居民,一位大妈对记者说:“我们都住在附近,也有从稍远一点的地方过来的。我们中的很多人以前都不会打乒乓球,是在这里互相学习。”当问她对这片场地建设的看法时,大妈说:“这片小公园给我们提供了健身锻炼的平台,让我们退休后能找点儿乐子,享受生活。聚在一起锻炼,身体也棒了,心情也好了。不过,这里由于平时管理还不到位,好多车都在公园里乱停乱放,占用了健身的场地,对我们的锻炼有些影响。”记者看到,公园占地面积不小,乒乓球场只是公园较小的一个组成部分,即便如此,周围还停放了很多车辆,路面也不是很平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