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冬天,漫长而又寒冷。不知宝宝们最近有没有发现,天黑的越来越早,天气也越来越冷了呢?因为今天就是冬至了!一年中黑夜最长的日子就要到了!事实上,冬至在中国农历上在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大日子,有很多的规矩和讲究,您听贝贝跟您详细的说道说道。 2017年冬至冬时间 12月22日,农历十一月初五,星期五 冬至是24节气中最早被制订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公历12月21日-23日之间,古人认为自冬至起,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天地阳气开始兴做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 冬至,“数九”第一天 冬至日是“数九”的第一天。 意味着将正式进入一年中最冷的日子 从冬至开始数九九八十天, 过完了这81天,就到了春暖花开的日子了。 关于“数九”,民间流传着的歌谣是这样说的,“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北京冬至的民俗 冬至来临,天儿越来越冷, 各地民间过冬至的都有不少的习俗。 说到最有趣儿的啊, 还得是咱们北京的冬至民俗, 吃的玩的都那么讲究! 俗话说“冬至大如年,阳生春又来”, 明清时期冬至有“肥冬瘦年”之说, 不仅皇帝祭天,普通百姓家也像过年那样 准备好吃的,“守冬至夜”。 于是,冬至那天,老北京就传承着 吃馄饨、饺子、吃火锅、红小豆粥等食俗。 【 吃 饺 子】 “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饺子馅儿也是多种多样,韭菜鸡蛋、猪肉茴香,猪肉白菜馅儿并称北京人饺子馅儿里的“三大巨头。全家老小围一块儿,说说笑笑包饺子,冬天特别的温暖。 【 吃 涮 肉 】 北京的冬天漫长而寒冷,对于”猫冬“的老北京来说,一九和九九,便是老北京人吃火锅的日子,全家人围在一起吃涮肉,火锅的热气驱赶了冬日的寒冷,再来两口小酒儿,滋味儿太美了! 【 吃 馄 饨】 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一般家里自个儿包的馄饨以猪肉馅儿居多,馄饨皮儿都是自己杆、自己切。作料也自然少不了冬菜、紫菜、香菜、虾皮、白胡椒、酱油、醋。吃的时候点上点儿香油,保管您一吃就三碗。 【 红 小 豆 粥 】 冬至吃红豆粥,早在一千六百多年前就有了。南北朝时梁人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说:“共工氏有才子,以冬至日死,为疫鬼,畏赤小豆,故冬至作粥以禳之。”赤豆被李时珍称为“心之谷”,此粥具有清心养神、健脾益胃、利水消肿、减肥美容功效。 【九 九 消 寒 图】 古时候,冬至后农事减少,也不利于室外活动,所以,老北京人一般都开始“猫冬”,“讲究一点 儿的游戏,大家会填“九九消寒图”以供消遣。“九九消寒图”有三种图式,分别为文字、圆圈、梅花三种。根据个人的爱好而定。 点图的方法讲究“下点天阴上点晴,左风右雾雪中心;图中点得墨黑黑,门外已是草茵茵。”,每填满九个小格,就过了一个九,填完了八十一个小格就出九了。 【滑 冰 车、拖 冰 床】 旧时,喜爱学习武术的孩子们都在冬至这天拜师学艺,北京称之为‘看冬’之俗。精力充沛一些的男孩子,会在什刹海、护城河结冰后玩冰车,“拖冰床”的游戏。 冬 至 养 生 【 养 生 要 点 】 “今年冬令进补,明年三春打虎”,这一谚语流传已久。所以冬至进补非常重要,非常必须。冬令进补,在时间上主要指立冬后至立春前这段时间,而民间习惯认为,冬至前后最为适宜。 【冬至需要进补的四类人】 很多人都知道冬至要进补,那么冬至应该怎么进补?确实,进补或许不适合所有人,但是以下的四类人在冬至进补却是非常有必要的。看看您属于哪一类人群呢? 第一人群:易患冬病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