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阿拉上海宁的母亲河 TA曾经的漕运功能给上海带来繁华 也曾一度沦为“臭河浜”的代名词 20世纪早期 ↓ 20世纪40年代 ↓ 20世纪80年代 ↓ 20世纪90年代 不过,经过三期持续14年的环境综合治理 苏州河水已经大为改善 河上日渐增多的桥梁千姿百态 也给市民带来视觉的享受和出行的便利 航拍苏州河盘湾附近的变迁 航拍苏州河内环内桥梁变迁 清晨或傍晚 如果能沿着苏州河漫步 欣赏沿河的风景 怀念儿时的记忆 是不是觉得很惬意?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 ↓↓↓ 苏州河健身步道(长宁段)一期 3.7公里正式贯通开放 也就是说 我们可以沿苏州河 从中山公园一路兜到双流路 具体路线是:万航渡路段→DOHO园区段→上海花城段→河滨公园段→长宁路(河滨公园-芙蓉江路)段→长宁路(威宁路-双流路) ↓↓↓ 从中山公园3号门开始,起跑~! 中山公园三号门对面的万航渡路上,是健身步道的起点,健身步道紧挨着苏州河,沿着万航渡路向前蜿蜒推进。 DOHO园区段 位于万航渡路doho创意园的步道平均宽度约2米,红色的步道上时不时会有蓝色丝带、黄色枫叶等装饰标志,每隔100米也有数字提示,走起来全然不会乏味。 上海花城段 位于doho创意园和上海花城的河岸是此次步道贯通的两处“堵点”。此次步道建设,不仅打通了上海花城小区内长约300米、宽16米的苏州河防汛通道,释放了城市公共空间,通过增设高压电子围栏、110电子监控实时联网等技防措施,还逐步打消了园区业主和居民对于步道开放后安全隐患的担忧。 河滨公园段 在虹桥河滨公园内,临近苏州河的亲水平台均采用了钢结构水波纹状的安全栏杆。坐在岸边眺望,可以透过波浪形的围栏远眺河面和两岸风景,夜间灯光亮起时也别具一格。 原本每日9时至21时开放的传统公园,也“升级”为24小时开放的全天候公园。 长宁路段 过了古北路,向西一直到双流路的健身步道,沿长宁路两侧同时向前推进。临河的一侧,健身步道视野非常好,随河堤自然地高低起伏。 有的路段,健身步道铺设成了木栈道,无论是健身锻炼,还是散步谈心,都能把苏州河两岸风景尽收眼底。 你以为这样就结束了? 才不呢! 总长11公里的 苏州河南岸(长宁区段)慢行步道 将力争今年底基本贯通 ↓↓↓ 届时,西起临空地区,东至江苏路的苏州河沿岸景观将全部开放,串联起包括临空1号、2号公园、虹桥河滨公园、中山公园等在内的市中心公园绿地,为上海市民打造一条全新的滨水景观动线。 临空1号公园 临空1号公园占地9.9万平方米,突出“绿地+音乐”主题,内建音乐舞台和8000平方米草坪,在苏州河岸边主要种植玉兰科等植物防护绿化带,可举办玉兰花节和夏季草坪音乐会。 临空2号公园 临空2号公园原为占地9.8万平方米的苗圃用地,建成后保留香樟、广玉兰、女贞、银杏等大部分苗圃植物和原有生态湿地,突出“绿地+生态休闲等”主题,可举办植物科普节等。 苏州河50米绿带 苏州河50米绿带占地2.3万平方米,以春景秋色植物为主,突出“绿地+极限滑板+亲水平台”主题,并依托亲水平台种植特色水生植物,可举办极限滑板比赛和跳蚤市场活动。 更大的惊喜还在后面 到2021年 长宁区将构建起 集步行、骑行、长跑于一体 兼顾运动健身和游憩观光的 “慢生活系统” 预计将打通 包括苏州河健身步道 临空慢行系统 外环生态专项400米林带等区段在内 总计约35公里的步行绿道 未来你的生活 可以从这里慢下来、美起来 ↓↓↓ 外环林带生态绿道 长宁区段的这条外环林带生态绿道位于外环线以西(苏州河-沪青平西侧机场苗圃)100米林带,全长5.5公里,面积约49.28万平方米。 通过在林带内进行绿道建设和相应的改造提升,形成一条从“看得见走不进的密林”变成“人人走得进可享用的休闲地”外环林带。 不仅如此,长宁区还将在原有林带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充绿量,在绿道两侧增加黄山栾树、银杏等彩色叶植物;驳岸补种垂柳,增添水生植物,设置亲水平台;林下普遍种植各类开花植被。 届时,这条“升级版”健身步道将成为植物环绕,绿树成荫的天然“氧吧”。 临空地区慢行系统 而作为慢行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临空地区慢行系统将与生态绿道相结合,形成一个既可以满足市民健身休闲,又可以举行路跑类、自行车类赛事的平赛结合的休闲运动带。 未来 苏州河健身步道 外环林带生态绿道 临空地区慢行系统 将相互串连 沿线景观美不胜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