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四季养生 > 节气养生 > 立秋养生 > 2017立秋节气养生

2017立秋节气养生

时间:2017-12-24 17:24  来源: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24节气养生食方(彩色图文版)》主要讲述了,《黄帝内经》:“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由此可见,我们的祖先在几千年以前就认识到了顺应四时、效法自然的养生之道。《24节气养生食方(彩色图文版)》以我国古代“天人合一,顺应四时”的养生法则为基础,详细介绍了四百余道饮食疗方,并结合一些现代科学的食疗理论及锻炼方法,使读者能够轻松掌握延缓衰老、永葆青春及祛病延年的秘诀。

申遗成功后苗族同胞共庆“赶秋节”

新华社长沙8月7日电(记者张玉洁、郑欣)7日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立秋日,来自全国8省份近2万名苗族同胞在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共同欢庆苗族最盛大的活动“赶秋节”。这是去年11月“苗族赶秋”入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国内首次在立秋这天进行集中赶秋展演活动。

不到7点,在距离秋场5公里外的十八洞村寨门口就已经挤满了盛装前来参加赶秋活动的男女老少,苗族姑娘们身着各色绣花的鲜艳苗服,佩戴自家最好的银饰,走起路来发出一串如风铃般清脆的声响。

张刀寨80岁的龙金翠5点就从寨内出发,用木制独轮车把同寨98岁的龙老太一起带到了活动现场,“寨子里的人昨天就把猪喂好,把牛放到了山上,所有能来的人全都来啦!”龙金翠告诉记者,赶秋是我们苗族最重要的节日,只要我们还走得动就一定要来参加。

花垣蚩尤文化研究会会长石维刚告诉记者,赶秋节是苗族现存最古老、最盛大的传统庆典社交活动之一,既是欢庆丰收的节日,也是苗族青年男女的社交机会,主要起源并世代流传于“百里苗乡”花垣县。

“赶秋日,十里八乡的苗族同胞会汇聚一堂,举行祭祖、打八人秋、绺巾司刀舞、上刀梯、椎牛等一系列传统活动。”石维刚说,其中最吸引青年男女的便是“打八人秋”,苗族姑娘小伙们会坐在一架能同时乘坐8人的秋千轮上,由人们推动秋千,当秋千停止时,处于秋千顶上的人必须唱歌。不少青年为博异性欢心,会很乐意“被罚”。活动结束后,青年男女还会三三两两地聚集在秋场边,对歌传情,因此秋场也成为苗族青年们谈情说爱的好地方。

“苗族赶秋”承载着苗族鼓舞、苗族服饰、苗族歌谣等30多项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发展,于2014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2016年11月30日,“苗族赶秋”随中国“二十四节气”入列联合国非遗名录,这也是我国苗族标志性节庆活动首次入列联合国非遗名录。

立秋时节 各地讲究吃什么_

北京贴秋膘:

立秋,民间素有“贴秋膘”一说。什么是“贴秋膘”呢?实际上在炎热的夏季,人们什么都吃不下去,有厌食之感。一旦立秋,虽仍然很热,而人们的身上再无湿粘不适之感,毕竟凉爽的秋天快要到了。于是就开始萌发了要做点好吃的想法,以补偿入夏以来的亏空,吃什么呢?最解馋的是炖肉!用吃炖肉的办法把夏天身上掉的膘重新补回来,所以叫“贴秋膘”。

过去民间对节气有许多讲究,多数又与吃和防病有关,这与人们关注自己的生活健康不无关系。“民以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