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央定调!你将收到十大民生红包,个个含金量巨高!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8日至20日在北京举行。 会议全面部署2018年经济工作,针对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精准施策,在教育、就业、养老、医疗、住房、脱贫、环保、税负、三农、个人信息保护等方面发出至少十大民生红包,将实实在在惠及你我。 教育 解决好婴幼儿照护和儿童早期教育服务问题 会议提出,着力解决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择校热”、“大班额”等突出问题,解决好婴幼儿照护和儿童早期教育服务问题。 随着全面两孩时代的到来,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的问题越来越受重视。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熊丙奇对中新网说,当前,学前教育问题是一个“硬骨头”,存在入园难、入园贵问题,0-3岁的托幼教育更是一块短板,资源普遍短缺,中央提出解决好婴幼儿照护和儿童早期教育服务问题,正是旨在解决这一大痛点。 记者注意到,教育部部长 陈宝生在十九大记者会上曾送出“红包”:到2020年,学前教育,即幼儿园,毛入园率要达到85%,现在是77.4%,普惠性幼儿园要占到幼儿园的80%以上,现在60%多。着力化解“择校热”、“大班额”。到2020年,大班额必须完全消除。解决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问题,特别是要化解好学校减负、校外增负的问题。 就业 解决好性别歧视、身份歧视问题 会议提出,注重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解决好性别歧视、身份歧视问题。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人社部数据显示,高校毕业生从明年开始要突破800万人。而且,结构性的矛盾更加突出,最主要的矛盾就是就业难和招工难并存。同时,“宁用武大郎,不选穆桂英”等歧视问题也亟待解决。 受访专家建议,应尽快制定《就业促进法实施细则》或专门的《反就业歧视法》,设立反就业歧视的专门机构,进一步健全促进平等就业的监督机制,加强对劳动力市场的监管,以保障就业公平,破解就业歧视困局。 养老 加快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 会议提出,改革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加快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 目前,全国各地已经基本实现了省级统筹。人社部今年11月份透露,人社部会同有关部门,正在加快研究推进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工作,准备明年迈出第一步,先实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均衡地区之间由于人口结构特别是人口的流动导致的抚养比差异过大带来的养老保险负担,调剂余缺,进一步在全国范围发挥养老保险互助共济作用,促进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医疗 继续解决好“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会议提出,继续解决好“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鼓励社会资金进入养老、医疗等领域。 回顾2017年,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医联体全面铺开,诸多医改措施深入推进。国家卫计委委托第三方对改善医疗服务效果进行评估,实时在线数据显示,全国三级医院门诊和住院患者的总体满意率分别保持在85%和95%以上。 在2018年,面对“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中央有望出台更多实招,群众“获得感”将不断增强。 住房 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特别是长期租赁 会议提出,加快建立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要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特别是长期租赁,保护租赁利益相关方合法权益,支持专业化、机构化住房租赁企业发展。完善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保持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 北京大学房地产法研究中心主任 楼建波认为,若将住房租赁发展成以中长期租赁为主、有计划有预期的行为,对稳定房地产市场预期将大有裨益。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 严跃进表示,如果供应足够充足,加之对平台内机构房源价格监测和管控的有效性提升,整体租金水平就会更趋合理。 贫困 既不降低标准,也不吊高胃口 会议提出,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要保证现行标准下的脱贫质量,既不降低标准,也不吊高胃口,瞄准特定贫困群众精准帮扶,向深度贫困地区聚焦发力,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加强考核监督。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丁一凡对中新网记者表示,“不降低标准”是为了保证脱贫的质量,而“不吊高胃口”则是为了防止脱贫走向过度福利的另一个极端,防止把脱贫搞成“大锅饭”和“养懒汉”。 “向深度贫困地区聚焦发力,是因为现在经过几年的脱贫,尚未脱贫的地区差不多都是‘硬骨头’,贫困的原因错综复杂,需要拿出‘绣花’功夫,向这些重点地区发力。”丁一凡表示。 “煤改气”后,山西太原市南下温村家家户户都被鲜亮的黄色输气管道串联。汤琪 摄 环保 重点是打赢蓝天保卫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