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九龙坡石坪桥街道建筑村社区的刘婆婆最近有了一个新的休闲方式,位于她家附近的建筑垃圾变身成为了健身广场,吃完晚饭后终于有了可以健身的专属场所,不用再去和人打“拥堂”。今天(12月20日),实况新闻-重庆时报记者从石坪桥街道了解到,为了响应十九大精神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他们将辖区内“三不管区域”改造成了实际社区健身点,建筑村社区健身点就是其中的代表。 “三不管”废地成了健身点 今天(12月20日),实况新闻-重庆时报记者在建筑村社区九杨兴村5栋旁看到,一块位于桥下的平整广场打造完成,已经安装了乒乓球台、座椅、羽毛球场等健身设施。 据介绍,这块如今看上去干净整洁的健身广场占地面积约400㎡左右,曾经是隆鑫国际建筑垃圾场及居民生活垃圾集中堆放点,是有名的卫生死角。 “随着小区建成,这个垃圾场就形成了,堆积了不少建筑垃圾,一直没有人认领清运,是附近有名的‘三不管区域’。”建筑村社区林洪秋告诉实况新闻-重庆时报记者,为了响应十九大精神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石坪桥街道及社区下决心要啃掉这块“硬骨头”。 林洪秋说,他们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清运出十几车的建筑垃圾,腾出一片空地,并维修了路面及墙面等基本设施装修。通过积极协调得到了九龙坡区体育局在设施方面的支持帮助,安装了伸展器、椭圆机、健骑机、太极揉推器、腰背按摩器、双位漫步机、上肢牵引器、三位扭腰器、棋牌桌各1台,腹肌板2台等多套体育健身器材,设有羽毛球场、乒乓球台等运动场地。 将打造更多“废地”健身点 “以前吃了饭要么就是打麻将,要么就是去远点的广场跳跳舞,现在有了这个健身广场,肯定生活丰富多了。”刘婆婆就住在这附近,她深切体会到了健身广场建成后对自己生活的改变。 林洪秋告诉实况新闻-重庆时报记者,在修建健身广场时,他们除了打造实用的硬件设施设备,在软件上也下了一番功夫。 “社区现有两名社会专职体育指导员、一名专职工作人员负责文体活动,有舞蹈队、合唱团、老年麻将竞技队、羽毛球等健身队伍。同时,为更好的指导居民健身社区还不定期邀请专业老师、医生开展健身、养身知识讲座,同时开展舞蹈排练、经验交流会等。”林洪秋说,社区不定期还会对辖区内的体育健身器材的毁损安全情况等进行检查,做好上报工作。 目前,建筑村社区健身点已经通过了重庆市体育局的专项验收,获批实际社区健身点。通过社区健身点的建设,丰富了居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和需求,为群众提供最大化健身平台。据了解,石坪桥街道将进一步推进辖区内对废弃地块的改造,打造更多的市级社区健身点,方便周边的居民。 实况新闻-重庆时报记者 李童彤 cqtimes2833132 |
上一篇:微博体育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