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有5个部位最怕冷,对它们进行保暖防护尤为重要,只要方法得当,就能度过一个温暖的冬天。 头部 为一身之主宰,诸阳所会,百脉相通,一旦受到寒邪侵袭,易引发感冒、鼻炎、头痛、牙痛、三叉神经痛等。 头部还是最不善于留住热量的部位。研究发现, 静止状态不戴帽子的人,在气温15℃时,头部散失的热量占人体总热量的30%,气温4℃时,占60%。 所以,天越冷越要给头部保暖,冬季外出一定要戴帽子,最好是能盖住前额的。头部出汗后不要立刻摘下帽子,应先到室内慢慢消汗,避免冷风直吹。 此外,每天清晨梳头百余次,使头皮微热,有利于头部经络气血通畅,促进诸阳上升,气血不衰。 双脚 脚是全身最怕冷的部位,“脚冷则全身冷”。肾和脾胃的经脉都起源于脚,但由于双脚距离心脏最远,血液流经的“路程”最长,血液供应往往不足。 自身热能不够,就要求助“外援”,最好的办法是每天用热水泡脚,促进周身血液循环,使全都暖和起来。每次泡脚20分钟,水温42℃左右最佳。 同时可按摩脚掌的涌泉穴,起到调理脏 腑、舒通经络的作用。 鞋袜最好保暖透气、吸湿性好。 洗脚水里加啥好 水+姜 在泡脚时加入几片姜,能够起到散寒、活血的作用,对预防感冒也有效果。 水+盐 泡脚时候加入一些盐,可以起到杀菌作用。 另外,一些粗盐对于去除脚部角质有帮助。 水+白醋 白醋泡脚,可以改善脚部异味,杀菌。另外还有放松神经,对身体起到减压的作用。 在用醋泡完脚之后,可以再用温水冲洗脚部,涂上护肤露,有助于去除醋味残留。 水+艾草 在泡脚时加入适量艾草叶,有祛寒的效果,对于脚部的真菌亦有一定抑制作用。 鼻子 经常裸露在外,如果鼻黏膜接触冷空气,黏液分泌会减少,毛细血管会变脆,鼻子的“屏风”作用就变差,从而导致病菌进入肺内,增加呼吸道感染的几率。 外出时戴个纯棉口罩,但最好不要用围巾遮挡,以防上面的细菌或织物纤维进入鼻腔。 天冷时,可每天按摩鼻翼,两手拇指外侧相互搓热后,沿鼻梁、鼻翼上下按摩30下。早起前、晚睡前各做1次,可增强鼻部血液循环,提高耐寒能力。 背部 保暖:中医认为背为肾脉所居,感冒受风寒多从背部起始。所以保持背部温暖,不仅可防感冒、固肾强腰,而且可防旧病复发、加重。 因此,老年人冬季最好增添一件背心。以棉或丝绵为宜,保温隔寒性能好。 夜间起床时应披衣防感冒。 耳朵 体积小,接触空气的面积大,热量很容易散发。外加耳朵皮肤薄,耳廓缺少皮下脂肪的保护,极易长冻疮。 因此外出一定要给它们“穿上”保暖外衣,可以戴上耳包,或用宽大的帽子、围巾遮住耳朵。 从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可以迅速用手搓一下耳朵,让其快速回暖。坚持每天早、中、晚按摩揉搓耳廓,每次约 5~10分钟。 除了各种必要的保暖措施,更是要多吃补气血的食物,多运动,加快身体血液的循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