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太阳到达黄经45°,我们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立夏。“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意思是说立夏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孟夏时节正式开始,万物至此都长大了。 说起立夏的由来,我市民俗专家李胜华介绍,早在战国末年,古人就确立立夏为夏季开始的日子。 立夏时节,万物繁茂。古书中写道:“孟夏之日,天地始交,万物并秀。”因此,我国古来很重视立夏节气,“在周朝时,到了立夏这天,帝王要亲自率领文武百官到郊外‘迎夏’,还会让官员们到各地指导农民抓紧耕作。”李胜华说。 立夏的三候是这样表述的:一候蝼蝈鸣;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意思是,第一候时,青蛙、小虫子等小动物都开始出来鸣叫;第二候时,便可以看到蚯蚓掘土了;等到了第三候,王瓜的藤迅速生长。 立夏农事 做好春播作物的田间管理 据市气象台发布的农业气象服务旬报,预计五月上旬我市降水量8~15mm,较常年偏少,旬平均气温18~20℃,较常年偏高。旬最低气温12℃左右,旬最高气温30℃左右。 气象专家建议,各地应注意做好春播作物的田间管理,及时划锄松土,促进苗情转壮。雨后及时查苗补苗。 东部山区要及时做好烤烟的苗期管理,西部平原应做好生姜的苗期管理。 设施作物应及时做好通风降湿,成熟的果品、蔬菜及时采收。 立夏养生 漫长的夏天终于来了。立夏后,温度会明显升高,病毒病菌也开始肆意侵袭,这时节该如何养生呢?让我们听听市中医医院健康教育科副科长魏芹怎样说。 心平气和是关键 魏科长表示,在中医理论上,夏季属火,火气通于心,火气太大,会让人耗伤心气,烦躁不安。“所以夏季养生要注意心的养护。”魏科长说。“中医所说的‘心’,除了指心脏外,还包括心理因素,所以养心的意思就是养性,不管遇到什么事,不管天气多炎热,都要心平气和,心火过旺,就会导致性情急躁,爱发脾气,甚至影响睡眠,引起血压升高等症状。”魏科长建议,“要做些让自己安静下来的事,调节情志。” 适时午睡,保证睡眠质量 五一过后,各级各部门已实行夏季作息时间,中午增加了午睡时间,对于这一点,魏科长建议大家要充分利用。“天渐渐热了,昼长夜短,再加上蚊虫都出来了,晚上的睡眠质量会大打折扣,而适当地午睡,可以很好地补充睡眠。”魏科长说。 据介绍,夏季起居要有规律,最合理的睡眠时间为晚上10点到11点,早上起床时间为5点半至6点半。“午睡时间最好在半小时至1小时之间,切记不要过长,以防头脑发昏,四肢无力。” 饮食以清淡为主 在饮食方面,魏科长建议大家多吃些富含维生素,清淡的食物,“比如牛奶,豆制品、鸡肉、瘦肉等,既能补充营养,又能强心。”此外,还可多喝些汤类,生津止渴,清凉解暑。 立夏时节比较忌讳大鱼大肉、油腻辛辣,“这些食物会引起内热,导致生痤疮、口疮、便秘。”魏科长说。 运动不宜过于剧烈 随着气温升高,人们稍一活动便会出汗,而中医理论认为,汗为心之液,所以立夏时节的运动不宜过于剧烈,而且运动后要适当饮水,补充体液。“太极拳、太极剑、散步、慢跑都是不错的选择。” 四月初八赶庙会 “立夏时节,我市最重要的习俗当属四月初八,这一天是庙会日。无数善男信女走出家门,来到万福山、大舟山等地祈福。”李胜华说。 在民间,这时候还有吃立夏蛋、蚕豆等习俗。其中,我市部分地区至今保留着吃立夏蛋的习俗。大人们用茶叶末煮好鸡蛋,装在彩线编织的套子里,挂在孩子的胸前,祈求孩子平安健康。上场时节,家家户户会忙着做。 此外,立夏是小麦上场时节,家家户户都会忙着做面食,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品尝着各种面食,期盼丰收,其乐融融。 《立夏》 左河水 南国似暑北国春,绿秀江淮万木荫。 病时虫人撒药,忽寒忽热药搪人。 《立夏》 陆游 赤帜插城扉,东君整驾归。 泥新巢燕闹,花尽蜜蜂稀。 槐柳阴初密,帘栊暑尚微。 日斜汤沐罢,熟练试单衣。 《日忆京师诸弟》 韦应物 改序念芳辰,烦襟倦日永。 夏木已成阴,公门昼恒静。 长风始飘阁,叠云才吐岭。 坐想离居人,还当惜徂景。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山中立夏用坐客韵》 文天祥 归来泉石国,日月共溪翁。 夏气重渊底,春光万象中。 穷吟到云黑,淡饮胜裙红。 |
上一篇:立夏习俗与养生
下一篇:立夏之后:中医谈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