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运动养生 > 什么样的养生运动,才是适合你的 A12

什么样的养生运动,才是适合你的 A12

时间:2017-12-06 11:46  来源: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最近一个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上海风靡一时的假领头,又叫节约领,突然在沪上火爆起来,更是得到沪上各大网络、报纸媒体关注的目光,相继进行了报道。这个曾经在市场上一度消失后,如今又在沪上“重出江湖”,甚至还火到了国外!这就是上海人有一种惯有的怀旧情结,这种情结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他们没有随着年华着老去而消失,而是在更多年龄群体中得到了蔓延和扩大。兴起于90年代的养生保健风潮,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发展至今已越来越普遍,同样,养生运动的兴起、盛行也随着历史的变迁而发展与演化。

  80年代的太极热无疑是改革开放后最蔚为壮观的全民保健热潮,时值改革开放时期,人们养生保健的意识逐渐增强,加之有政府的引导,全民太极保健达到巅峰时期。
  2000年以后的交谊舞、扭秧歌热、扇子舞热。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气功热”的退潮,人们除了关注养生健体,也更加注重社交需求,由此,交谊舞和迪斯科等开始在广场上流行,这一时期的歌舞养生运动更加多样化,有在上海盛行许久的扭秧歌热、扇子舞热还有呼啦圈热等,深受广大中老年人的喜爱。养生运动的多样化盛行也预示着人们多样化的养生需求。
  进入2010年以后,大爷大妈们的广场舞几乎占领了所有广场,一到傍晚,随着有节奏的歌曲而翩翩起舞的大爷大妈们成了下班时间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随着各地文化广场的修建、以及各级组织组织的广场舞比赛共同促使广场舞以燎原之势迅速普及,规模越来越大,人数越来越多。在当代老龄化加重的时代背景下,中老年人迫切找到一种消遣方式与发挥余热的途径。
  养生运动由慢变快,由展现中国文化精神延伸到了紧跟时代步伐,养生运动的演变史可以说不仅体现了我们的养生理念在改变,也充分诠释了城市生活的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一种社会风尚。而不同年代造就的风格鲜明的养生运动孰更强呢?

  广场舞特点更鲜明健体社交兼备

  太极是一种中国传统的保健、养生、祛病的方法。以呼吸的调整、身体活动的调整和意识的调整(调息,调形,调心)为手段,以强身健体、防病治病、健身延年、开发潜能为目的的一种身心锻炼方法。太极讲究发挥锻炼者的主观能动性:变被动接受治疗为主动自疗、变外部药物治疗为内部意识调节。使呼吸、体势、意念相结合达到心身同练的作用。
  交谊舞的最大特点是运动需要与人相配合完成,扭秧歌、扇子舞以及呼啦圈运动都需要大幅度的肢体活动,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都要求肢体有协调性。同前时期的太极相比,这一时期的养生运动由单一化变为多样化、由身心同练的慢运动变为更具活力的快运动和更加注重社交需求。
  有别于前几个时期的养生运动,当代广场舞首先是与流行音乐紧密结合。其次是舞蹈种类多样化,难度加大,不同的流行歌曲有不同的舞蹈相配合。再次是广场舞更加组织化,有专门的非正规管理制度,组织化程度更高。最后是人群低龄化,跳广场舞的不再只是老年人了,很多中年人、青年人甚至小孩都加入了广场舞大军。
  从特点上来看,广场舞更鲜明。首先太极更讲求自律,养生养性。而歌舞热则是在健体的基础上增强了广大中老年对兴趣爱好的培养,激发了对社交的需求。最后广场舞则是在健体的基础上增加了时尚元素,让广场舞不仅是一种养生运动更是一项社交活动,广场舞改变了参与者的心态,让参与者的心态越来越年轻,同时在不同年龄群体普及的能力要明显优于前两个时代的养生运动。

  太极对人体的益处更全面

  太极对中老年人大有益处,首先练太极能延缓人体脏器的衰老。练太极可以降低人的血液粘稠度、降低胆固醇、血脂,可以增强人体内脏的功能,延缓人体脏器的衰老。其次练太极能提高人的免疫能力。经过科学研究发现,练太极的人血液中含有的各种免疫细胞会不断增多,人体的免疫能力更强。最后练太极能通经络排病气。太极要求心静、体松、调息和调心,通过放松身心,使人体各部分趋于正常化。通过练太极或他人放发外气都可以使人经络畅通,将体内病气排出,从而使内脏趋于阴阳平衡,这就是太极治病的过程。
  交际舞与迪斯科因其要求协调配合性,有助于身体的协调能力,促进小脑的发达。扭秧歌对中老年人大有裨益,一是扭秧歌是一种全身运动,有助于精神愉悦、增加食欲和促进睡眠。二是可以调节人体内分泌系统,预防神经疾病。三是可以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坚持锻炼不仅可以强身健体,增强抵抗疾病的能力,全身充满活力。四是能使肌肉与骨骼得到锻炼,减慢身体骨骼的衰老,这一点对中老年人尤为重要。
  广场舞是中老年朋友非常好的健身方式,其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是广场舞属于有节奏的大关节的运动,对我们的心脏、肺有很好的锻炼效果。其次是广场舞可以预防骨质疏松。再次是中老年朋友关节易退变,肩周炎,颈椎病,关节炎都是常见病,而广场舞是非常好的预防及治疗方法。最后是广场舞有节奏运动、美妙的音乐,不但可以锻炼,还可以愉悦心情、释放压力和减轻精神负担等等。
  从对人体的综合益处来看,太极凭借数百年来的历史淬炼,相较于歌舞热、广场舞更全面、更系统、更科学,不仅能养生健体,更能养心修性。

  广场舞普及能力更强

  太极对于大多数中老年人而言是一种极好的身心同练锻炼方式,但由于太极对神意气有很高的要求,对那些有精神障碍如抑郁与痴呆的中老年人,或者有潜在精神病或有精神病病史的人而言,不适宜参与太极运动。
  身体健康的中老年人一般都适合适当的交谊舞、扭秧歌等,但由于他们都需要大幅度的肢体活动以及精力,都要注意运动时间不宜过长。所以患有高血压、冠心病、脑动脉硬化、肾炎、糖尿病的中老粘人不适宜此类运动:
  广场舞大多与动感、有节奏的流行歌曲相结合,更符合现在都市人的喜好,由于具有很强的现场感染力,大大提高了广场舞在不同年龄群体的普及能力。但广场舞由于运动时间较长,对于高血压及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而言因广场舞节奏过快则慎入,此类患者更适宜太极等慢运动。而糖尿病患者因运动量不宜过大和膝关节不好者一起皆不宜参与广场舞。
  综合人群的适宜、参与性以及普及能力来看,广场舞的表现更优异,这体现在更易参与、更符合大众审美、以及在组织能力上表现的更强。
  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人们对养生运动的认识和需求也不一样。但是养生运动存在的目的都是强身健体。总结这三个年代风格迥异的养生运动风潮可以看出,太极运动虽然适宜人群最广但参与要求高,而扭秧歌和当代广场舞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以及协调能力更有要求。所以随着跟风运动的意识减弱以及中老年人针对自身特性的养生运动意识的增强,现代广场上的养生运动必定是百花齐放,任何一个养生运动都会有他的流行周期,下一个是太极热、歌舞热的重出江湖,还是新一种形式的养生运动引领潮流,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