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州路9号游园—— 位于小店区坞城路东侧、长风街以南、学府街以北,占地2853平米,绿化面积2068平米。 景观设计—— 其场地形状接近正方形,首先考虑空间划分。各空间之间的空隙作为游园步道,改变人们对户外公园生活方式的认知,带来全新游园体验。 入口处,场地与廊架组合形成大空间,作为游人锻炼场所,其余为休闲空间;全园廊架、铺装与花池,采用椭圆多曲线变化特点,确保场地功能需求多样化、空间有序不混乱,创造放松、散步、锻炼的安静、活泼的空间。 汾河景观 太原汾河景区—— 即汾河太原城区段治理美化工程,建于1998年10月;设计为人工复式河槽,由中隔堤分成东西两渠。东侧清水渠,宽220米;西侧浑水渠,宽80米。 此次中隔堤改造—— 北起胜利桥以北,南至长风桥以南。延续基本功能前提下,打造鲜活的生态文化健身长廊及连接和贯穿城市南北的景观风景线;适应近、远期使用功能,体现汾河景区独有景观特色。 南内环桥以北至胜利桥以北段,是改造重点。现有中隔堤上浇筑钢筋混凝土,两侧各做1米宽挑台,再在整个混凝土盖板上铺设弹性塑胶面层;中隔堤中央设计间距为6米的行道树国槐,将健身步道划分为上下行,为健身锻炼提供阴凉舒适环境;每隔一段布置坐具,提供短暂休息场所。汾河西岸和中隔堤之间架设三座桥,满足通达性,构成完整健身步道系统。 南内环桥以南至长风桥以南中隔堤,长约2.3公里。此次改造,上面铺设弹性塑胶面层,降低运动损害、保护踝关节,锻炼身体同时享受园林美感。 景观小品及城市家具,传统文化中提炼要素,结合现代材料与设计手法,使其成为汾河景区别致靓丽的景观语言。本着节能环保原则,中隔堤采用太阳能灯箱,照明、垃圾箱、指示牌融为一体,既使空间得到合理梳理,又美化景观效果。 整个胜利桥以北至长风桥以南中隔堤改造,融功能性、生态性、景观性、经济性于一体,满足人们亲水需求;在中隔堤上跑步健身,东西两岸景观步移景异,视觉心情开阔,城市靓丽名片。 晋阳湖畔 晋阳湖北侧—— 西起西山旅游公路,东至滨河西路,设计包括快速路两侧及冶峪河两岸带状绿地。 设计方案—— 整个设计,以沿河步道贯穿空间(沿河设计步道为2米),力求营造舒适的户外环境;宽度局限(多为宽约10米),空间多为狭长设计,规整、直线为主,简约风格中展示精致景观设计,功能和形式上体现人文关怀;硬质色调以深灰浅灰色为主,体现较强时代感。 由于绿地高差较大,多选用本土树种,宜树则树、宜花则花、宜草则草,沿河行道树运用垂柳;每种植物,力求最大生态效益、最好景观效果。 和平公园 该公园—— 位于万柏林区,北起南内环西街,南至九院 ( )沙河,西起和平南路,东至千峰南路;占地29.39公顷,周边基本为规划中的城市居住片区。 景观设计—— 秉承“构建城市自然美景,承载百姓和谐生活”理念,打造现代时尚、舒适宜人、生态与教育相结合的综合性公园。 |
下一篇:旌德县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