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科学》杂志曾刊登数据 走路是摆脱打针吃药的良方,走路多了,身体好了,身上的疾病减轻了,吃药就少了。 健步走早在几千年前就被誉为人类最好的医药,是“百炼之祖”,这并非虚言。有许多研究证实,有规律性的健步走计划,可增进人身体许多部位的健康。 1.头脑 2.心脏 3.胃肠 帮助胃肠蠕动,促进消化。 4.肺部 增加肺活量,增强横膈肌肉的强度,缓和慢性肺气肿和支气管炎的症状,降低抽烟的欲望。 5.背部 健步走时椎间盘承受的压力与站立时差不多,与其他运动相比不会受伤,同时还能加强背肌以巩固脊柱。 6.骨骼 健步走相当于对骨骼实施重量训练,能促进身体多吸收钙质,抵抗骨质疏松。 7.膝盖 8.腿 因为人体三分之二的肌肉集中在下半身,运动全靠大腿、小腿的肌肉操作,一旦这些肌肉萎缩,人就无法维持正确姿势,而且容易导致疲劳、膝痛、腰痛等症状。锻炼双腿是预防体力衰退的最佳方法。 调理肠胃防便秘,扭着走 当我们坐着或躺着的时候,内脏是极其拥挤地“堆”在一起的。当身体抖动起来时,身体的内脏就会因获得活动的空间而备感“舒适”。 所以,走的时候加上一些肢体动作,比如胯部扭动等,相当于在给内脏做“按摩”,帮助肠胃蠕动,让气从下面走(放屁),而不是从上面出(打嗝)。每天坚持10分钟,就能有很好的效果。 在健步走的过程中,加大腰和胯部的转动,让身体在行走中有节奏地扭动起来,可以促进排便,防止便秘,减少直肠癌的高发。 缓解肌肉酸痛,交替走 正常情况下,前行走路会使关节和肌肉受到牵拉,日积月累会造成肌肉劳损和关节老化。倒走正是一种逆受伤机制,可以减少磨损,缓解肌肉疼痛,促进机体自我康复。 减掉腰围,敲着走 带脉的位置不需要费神去找,它环绕在腰间,就像是我们的腰带。 如果你的肚子软软的,而且还有“救生圈”,走路时不妨两只手敲打左右两侧腰部,每天坚持半小时,保准腰围飞速下降。 脚痛,弹着走 有“三高”,击掌走 锻炼腰肌,学螃蟹走 注意保持节奏感。这种走法有益于锻炼腰肌和臀部肌群的肌力,加强髋、踝关节的灵活性,提高人体的平衡能力。 步行的方法还有很多,但是不管采用哪种形式,都没有一成不变的固定模式。即便是同一个人,由于身体状况和兴趣爱好也常有变化,所以步行方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中山发布编辑部 编辑:黄建斌 美编:郑欣 责编:陈凌茹 执行总编辑:李华炎 编审:朱江 素材来源:健康时报科普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