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健康新闻 > “餐前确认”究竟是毛毛雨还是及时雨

“餐前确认”究竟是毛毛雨还是及时雨

时间:2018-10-14 09:17  来源: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原标题:“餐前确认”究竟是毛毛雨还是及时雨

  荆楚网消息(记者 方圆)近年来,旅游业频繁出现“天价鱼”“天价虾”等“天价”旅游消费事件,骗客宰客的现象屡见不鲜,不仅严重损害游客利益,对地方旅游业的市场环境和良性发展也造成了恶劣影响。近日,为规范旅游业明码标价行为,黑龙江省物价监督管理局发布了《黑龙江省旅游业明码标价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文件除明确“旅游消费”商品均需按规定明码标价外,餐饮经营者需实行“餐前消费确认制”引发舆论关注。

  规定要求,餐饮经营者在顾客点餐后,要将菜品和服务的价格标注在二联点菜单上,并在现场交消费者签字确认后才可下单上菜,同时应将结算联交给消费者,按消费者确认的价格进行结算。

  新政策一出,“支持”“点赞”的声音占据舆论场主流地位,网民普遍表示“这样的措施很好,相当于为消费者撑起了一把保护伞”“保障游客利益的举措值得各地学习”“希望可以全国推广”等。

  然而,也有部分网民对此持理性态度,认为在这样“欢乐”景象的背后,有更多问题值得思考。一是新政策能防被宰有待考证。“签字就可以防止欺诈宰客吗?”“政策可以,但是否真能落到实处?”“不能只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要想杜绝宰客等现象,相关部门监督执法跟上也十分重要”等声音此起彼伏。《钱江晚报》评论,对景区餐饮这类节令性极强并且多为“一锤子买卖”“赚外地人钱”的特殊市场来说,其地域性的营商思维和全行业的价值取向,都有着根深蒂固的惯性。新政策最终效果如何还有待观察。二是新政策暴露诚信危机引深思。网友@Nisankatanso“人和人的信任去哪儿了?”网友@叫我魔神大人“经济起来了,诚信下去了” 网友@看无言 表示,“诚信已退化到了如此地步,不知道是哭还是笑!”

  分析师点评

  事实上,旅游经济发展这么多年后,各地市场监督和消费维权的机制已基本成熟稳定,在这样的背景下,“餐前消费确认制”无疑于是一种细节创新。餐前消费确认的形式其实就是目前成熟餐饮市场里常见的“小票文化”,只是在此基础上增加了繁琐的“签字环节”,尽管有些无奈,但也形成了一种无形监管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杜绝黑心商家欺诈游客行为的发生,维护游客的消费者权益。

  但仅仅想通过“餐前消费确认”化解宰客风险,也过于理想和乐观。要想从根本上防止宰客,配套执法落实也亟待跟上。《北京青年报》评价,“当地出台此规定相当于相关价格法律法规在旅游业的细化,在规范旅游各环节的价格上走出了关键一步,但能否改变以往出现的一些收费陋习,配套执法的落实很重要。”只有加强执法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对存在宰客行为的商家予以严惩,才能有效打击这股“歪风邪气”。

  如今,景区餐饮市场逐步向大众餐饮的主流模式靠拢也是当下旅游发展所需。地方政府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搭建公开透明的商家服务产品展示平台,同时,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估机制,将游客线上评价作为评定商家经营状况的重要标准。对排名较前的商家进行推广宣传,对评价较低的商家责令整改,采取罚款或者关门的处置,清除景区餐饮市场环境的商家“毒瘤”。

  当然,商家自身也应该意识到,“消费欺骗”行为带来的只是一时的利益,绝不是长久之计,不能着眼当前。只有诚信经营,获取良好口碑,才能生意兴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