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健康新闻 > “放心消费”,更要“省心消费”

“放心消费”,更要“省心消费”

时间:2018-10-13 11:35  来源: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没有顾客签字,店家不得上菜。为规范旅游业明码标价行为,近日黑龙江省物价监督管理局发布新规,其中明确要求:餐饮经营者除了按规定进行明码标价,还要在顾客点餐后,将菜品(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标注在二联点菜单上,现场交消费者签字确认后才可下单上菜,同时应将结算联交给消费者,按消费者确认的价格进行结算。 

这样下馆子,是不是有点烦? 

读这条新闻,人们马上会联想起此前多地出现的恶性价格欺诈事件:“雪乡宰客”“天价大虾”“坑人海鲜”……这些曾经轰动全国的欺诈消费者事件,大都源于店家坐地起价、公然宰客,然后是舆论关注、政府介入处理、开展行业整顿。再然后,往往是过段时间又爆出类似宰客事件,政府再开展集中整治。如何有效制止店家价格违规行为,确实需要管理部门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来。 

“签字上菜”对于制止店家宰客能管用吗?应该可以。想想看,点顿餐也要像签一份正式合同一样,逐行审阅、默默心算,然后是白纸黑字、签字画押,吃完饭还要进行再次确认。这样的流程设计,怎么可能对店家没有一点约束作用?只是,在新规之下,无论是消费者还是店家,都要为做成生意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用经济学的术语讲,这些活动增加的是双方的“交易成本”——由于交易氛围不好,交易的双方互不信任,只能通过增加额外形式来保障交易完成。这是一种“没有办法的办法”,即便能让消费者暂时放心,也无法让其真正满意。 

放不下心很累,省不了心很烦。在很大程度上,“签字上菜”是管理部门在为此前市场的长期失序埋单。它可能是个有效办法,却未必值得在更大范围里复制、推广。原因在于,诸如“雪乡宰客”这样的恶性价格欺诈事件,如果放在全国范围内来看,毕竟只是极少数商家的不法之举。如果因为少数人犯错、违法,就让所有商家和消费者都跟着改变交易方式、增加交易成本,肯定有失合理。再者,现代市场发展的大趋势,是不断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让消费活动越来越便捷、省事。“签字上菜”之类的整治之举,显然不符合这一发展大势。 

消费是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是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关键环节。在当前整体经济形势存在着不确定性的大背景下,扩大和拉动居民消费的重要性比以往更加突显出来。政府部门一方面要以问题为导向,不断改进和完善市场环境,让人们能够“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