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健康新闻 > 小崔又举报了!今天的头条只为崔永元和他!

小崔又举报了!今天的头条只为崔永元和他!

时间:2018-10-13 07:41  来源: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小崔又举报了!今天的头条只为崔永元和他!

继10月7日上午,

小崔举报上海公安局后,

就在昨天10月10日的深夜,

小崔又实名举报了北京公安局。

小崔又举报了!今天的头条只为崔永元和他!

原来,自今年5月,

小崔爆料阴阳合同以来,

屡次受到生命安全的威胁,

多次报警收效甚微,

甚至家人的隐私和安全也受到威胁。

他曾经在微博中说:

已经收到了十多次死亡威胁,10度报警!

有人把威胁信从他家的门缝插了进去。

小崔又举报了!今天的头条只为崔永元和他!

看得出来,小崔现在的处境并不妙,

今天我们继续声援小崔,

你曾说过:“我要是把那良心丢了,

我的病好了也无用。”

是的,我们知道你不会后退的!

你的安全,

我们所有有良知的中国人,

都会为你守护!

保护小崔,义不容辞!

我们相信善恶终有报,

天道好轮回,

在国家重击之下,

那些丑陋的人都必将现出原形!

小崔又举报了!今天的头条只为崔永元和他!

今天头条开篇我们为勇敢的小崔,

也为另一位勇敢的中国人发声。

在中国,

他的收入不高,知名度也不高,

但他的贡献却实在是很大,

甚至为我们所有中国人以及子孙后代,

都留下了造福千秋万代的伟业,

可他离开时是那样的悄声无息!

今天10月11日,一个特殊的日子,

我们很想好好讲讲他的故事。

他,就是朱显谟

小崔又举报了!今天的头条只为崔永元和他!

1915年,他出生在上海崇明三光镇,

父亲虽是做生意的,但几近破产,

日子过得相当寒酸,每次放学回家,

懂事的他都会下田劳动,减轻家里负担。

而正是这样的童年,

让他深深体会到农民的不易,

他暗暗发誓:

长大后,一定要改变农业落后的状况,

将贫苦农民从沉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

小崔又举报了!今天的头条只为崔永元和他!

他的成绩十分出色,高中时,

老师都对他寄予厚望,可到填志愿时,

老师别提对他有多失望了。

当时,同学全都报考上海交通大学,

老师也以学生上交大为荣,

可他偏偏报考农业大学。

都说知识改变命运,

以他的本事,绝对可以跳出农门,

他倒好,居然打算回到田地里头。

在毕业纪念册上,他坚定地写道:

“将来,我要当一个科学农民”。

小崔又举报了!今天的头条只为崔永元和他!

他进了中央大学农业化学系,

选择的是土壤肥料专业。

1940年,大学毕业的他,

考进重庆中央地质调查所,

师从著名土壤学家侯光炯,在战乱中,

跟随老师到全国各地做土壤调查。

小崔又举报了!今天的头条只为崔永元和他!

侯光炯

侯老师告诉他,做调查必须“四到一问”:

即走到、摸到、看到、访问到,

最后问一个为什么。

这样简单的理论任谁都能倒背如流,

可肯脚踏实地去做的能有几个?

而他不仅真的做了,

还将这样严谨的学术态度坚持了一辈子。

小崔又举报了!今天的头条只为崔永元和他!

走过苦不堪言的童年,

又走过颠沛流离的战争年代,

终于,他来到了新中国面前。

那时,中国一切都百废待兴,

他被调到中国科学院土壤研究所工作,

学者们都十分相信苏联专家,

可他不迷信书本,也不迷信权威,

总是提出不同的见解,

甚至敢指出苏联专家的错误,

用事实证明自己是对的,

最后,形成了独特的“朱氏成土学说”。

小崔又举报了!今天的头条只为崔永元和他!

右三:朱显谟

1959年,为支援西北建设,

他竟毅然离开繁华的南京城市,

跑到西北生物土壤研究所工作,

举家搬到偏僻落后的小镇杨凌居住。

土壤学专家唐克丽感叹:

“朱老能够从南京过来是很不易的,

那时候谁愿意离开大城市啊。”

一家人挤在只有10平方米的小屋子里,

而且连卫生间跟厨房都没有,

他的书放不下只能堆在走廊。

用水不方便就算了,连电都没有,

只能点蜡烛照明,想买点简单的日用品,

还得跑到老远的地方才能找到,

可对于这一切,他毫无怨言,

在杨凌一待,就是58年光阴!

李振声院士曾协助他搬家,

回忆当时的情景,李振声说:

“朱显谟先生为理想、为国家的需要,

献身黄土高原的情操和行动,

深深感动了我,使我坚定了扎根杨凌,

同样可以做出世界性科研成果的信念。

帮朱显谟先生搬家的经历,

影响着我一生的科学态度。”

小崔又举报了!今天的头条只为崔永元和他!

后来,

中国科学院组织黄河水土保持勘探队,

由他带领年轻的研究者,

踏勘黄河水土流失的类型区,

结果他吃惊地发现,治理黄河刻不容缓!

很多人只知道,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

是中华文明的摇篮,

却不知道,黄河也是“祸河”。

黄土高原每年水土流失13亿吨,

令黄河泥沙淤积,洪水泛滥,

而2000多年来,

黄河决口1500多次,

每次都造成大量伤亡,哀鸿遍野。

所以古代帝王登位,

都会将治理黄河作为安邦大事,

但想“治黄”谈何容易,

即使是现代,都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

看看下面的数据,

这些年份都离我们是那么近,

实在是触目惊心:

1887年,黄河爆发大水灾,

死亡人数至少150万,

甚至有人计算出死亡人数为700万人,

这是有史以来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洪灾;

1931年,黄河发生特大洪水,

超300万人被淹死,

经济损失不可估量,

这是有记录以来,

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自然灾害;

1938年,黄河泛滥,

又导致89万人死亡

……

看到这些,很多中国人坐不住了,

他更是暗下决心,

将治理黄河作为主攻目标,

他的心中许下了这样一个愿望:

“让黄河水清。”

可老祖宗都说“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让黄河变清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而且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

也是世界上最难治理的河流,

想让它一改浑浊,

可能努力一辈子都实现不了,

可能努力几百,几千年都办不到,

但这一切,他都不怕!

小崔又举报了!今天的头条只为崔永元和他!

他认为,黄河之所以为黄河,

是由于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经过一番实地考察,他发现,

黄土高原的腹地子午岭,

可以作为黄土高原治理的样本,

也是减少黄河含沙量的希望所在。

但子午岭特别危险,水土流失又严重,

谁愿意去冒这个风险呢?!

于是他勇敢的站出来,

将责任全揽下来,

带着30多名考察人员,

立即进入了条件极其艰苦的子午岭,

在荒凉之地建立起了观测站。

然而当时实验还没进行多久,

那场运动就来了,

如此卖命的他,竟成了“反动学术权威”,

受尽批判,子女也被牵连,

连辛苦建立的子午岭观测站也被毁了,

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

他也从未中断过研究,

除非死,否则他决不放弃!

小崔又举报了!今天的头条只为崔永元和他!

他勇敢的冒着生命危险,

不断地进行实地考察,

黄土高原他竟考察了20多遍,

每一道沟,每一道坎,

都留下过他的汗水。

他还3次翻越昆仑山,

2次走遍全新疆,

不断探索,从未停止。

20世纪80年代,

他根据自己长达20多年的经验和研究,

总结提出了,

黄土高原国土整治28字方略:

全部降水就地入渗拦蓄,

米粮下川上塬,

林果下沟上岔,

草灌上坡下坬。

这看似简简单单的28个字,

却具有极其重大的科学意义,

因为它既充分发挥了,

黄河流域水土资源的潜力,

又让黄土高原能脱贫致富,

从根本上防止水土流失的巨大危害。

小崔又举报了!今天的头条只为崔永元和他!

同时,他还编著了一系列的书籍,

《中国黄土高原土地资源 》、

《黄土高原土壤与农业》等专著,

成为了新一代研究者的教科书。

他还培养出了一支,

专门从事土壤研究的年轻科技队伍。

他一生的研究,可以当之无愧的被称为,

中国黄土区土壤,

及土壤侵蚀学科的开创者和奠基者。

以他的荣誉和所做的贡献,

他早就可以功成身退了,

可到了晚年,

他居然还不肯放弃让黄河水清的梦想!

他奔波全国各地推广28字方略,

先后5次发文论证其科学性。

88岁时,他还这样憧憬着未来:

“倘若一切顺利,不再出现反复,

像我这样年近古稀的人,

也许还能看到‘黄河流碧水’呢!”

91岁高龄时,他又不顾身体,

发表长篇论文,

对黄土高原治理提出重要建议。

小崔又举报了!今天的头条只为崔永元和他!

晚年的朱显谟

到了他96岁高龄时,

他已经听不清,也看不清了,

反应也十分迟钝,可说起黄河,

老人就立刻会变得十分精神,

头头是道,他还坚定地说:

“黄河不清,我死不瞑目!”

然而101岁那年,他重重地倒下了,

可他不愿就这样离去,

黄河不清,他死不瞑目啊,

他坚持着,不停地坚持着!

小崔又举报了!今天的头条只为崔永元和他!

那时他的28字方略已经,

被无定河皇甫川流域治理指挥部,

和黄土高原治理项目的11个试区,

广泛采用,

具有极其重大的战略性意义。

而在群众自发的治理实践中,

也有200个以上的成功样板。

之后,巨大的改变真的出现了!

谁能想到,黄河居然真的变清了!

小崔又举报了!今天的头条只为崔永元和他!

小崔又举报了!今天的头条只为崔永元和他!

据调查数据显示,

以前黄河含沙量每年十几亿吨,

结果变成了3亿吨,世所罕见,

而黄土高原的许多荒地上,

竟也出现了绿色。

小崔又举报了!今天的头条只为崔永元和他!

小崔又举报了!今天的头条只为崔永元和他!

可为这一切付出毕生心血的他,

却躺在病床上无法欣赏这样的清澈,

黄河不清,他是真的死不瞑目,

他的女儿说:

老人生命最后的时间里,

眼角总是会流泪。

2017年10月,

黄河水清的新闻正式发布了,

而后的2017年10月11日,

他安然离世,享年102岁。

然而当天,他离世的消息,

却在媒体上没有激起任何波澜,

2017年10月11日,

对很多人来说,

依然是个平常的日子,

点开微博热搜榜,看看朋友圈,

最火爆的新闻还是那些关于明星的,

他们可能随便换个发型,

甚至手上破了点皮,

都能赢得百万人的点赞欢呼。

而在这一天,

即使人民日报为老人发声,

阅读量也少得可怜。

小崔又举报了!今天的头条只为崔永元和他!

是啊,他的一辈子,

都献给了中国广袤的黄土高原,

他的研究,

对很多人来说实在太枯燥太乏味了,

怎么能比得上明星参加真人秀,

跑男,戏子来得刺激呢?

他立下的誓言:

“黄河不清,死不瞑目”,

没有一点华丽的辞藻,

可又怎比得上,

明星办一场上亿的婚礼来得轰动呢?

他用尽生命之力,

只为跟黄河争一捧黄土,

就连黄河都为之动容!

他为祖国的山清水秀奉献一生,

留下了造福千秋万代的伟业,

为数以亿计的中国人民,

减轻了威胁生命的隐患,

一句黄河不清,死不瞑目,

足以感天动地!

呕心黄土一世情。

呕心黄土盼河清,

2018年10月11日,

朱显谟逝世1周年之际,

如今的黄河水真的变清了,

朱老,您可以瞑目了!

而今天,因为小崔的勇敢举报,

我们也看到了,

娱乐圈溯本清源的希望,

愿明年此时,

中国娱乐圈的这趟浑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