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养生人群 > 儿童 > 新晚报数字报

新晚报数字报

时间:2017-11-18 22:32  来源: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本报讯(记者 张立馨)新晚报记者昨日从“互联网+儿童保护”中国儿童虹膜防丢网络平台黑龙江发布会获悉,该平台录入儿童虹膜信息后,如果发生丢失拐卖事件,丢失儿童再次在其他地点采集虹膜时,会被数据库识别。据了解,儿童虹膜防丢网络平台将在我省建立120个工作站。

  昨天,在发布会现场,两名小朋友拿着形似望远镜的录入器看了5秒钟,与其链接的另一端电脑上即采集到了儿童两只眼睛的虹膜信息。该平台相关负责人张旭告诉新晚报记者,虹膜信息具有唯一性,与指纹识别、人脸识别相比,虹膜识别在稳定性、准确性、生物检测性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它能提取出200多个量化信息点,误识率可低至千万分之一。录入虹膜信息并不会对孩子的眼睛等产生不良影响。

  目前,该平台已在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已在全国建立了近百个属地工作站,为近5万名儿童录入了虹膜信息。

  该平台儿童虹膜数据库将保存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平台还将陆续向公安、教育、民政等部门(派出所、幼儿园、小学、救助站以及医院、卫生防疫站等单位)开放数据比对端口。孩子一旦发生丢失,虹膜信息将被“锁档”,丢失的孩子在其他区域录入虹膜信息时,将会被识别为“丢失儿童”,实现主动找回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