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健康新闻 > 江阴:智慧融入城市血液 打造创新发展新名片

江阴:智慧融入城市血液 打造创新发展新名片

时间:2018-10-12 08:27  来源: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中国安防展览网 品牌专栏】千百年来,从柏拉图到莫尔,人类始终希望建成美好的理想城市。从某个角度来说,智慧城市将成为最接近人类对于美好生活期待的存在。但智慧城市绝不仅仅体现在网络与探头的覆盖上,而是城市管理者利用最先进的技术,对城市有机体的持续升级,以温暖的科技赋能生活的方方面面,让未来生活更幸福。
 

  在中国,智慧城市已经从 20 世纪90 年代- 2009 技术推动阶段、2009-2011 愿景推动阶段、2011-2015 需求推动阶段,进入到现在的城市更新阶段。城市更新阶段的实质,是强化城市功能,增进社会福祉,提高生活品质,促进城市健全发展
 

  毫无疑问,中国智慧城市在近10年已经取得非常巨大的成绩,城市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有目共睹的改变。然而,智慧城市发展的思路、技术、标准和政策还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和争论。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中国大批城市进入到城市更新阶段。城市管理者应该从哪些维度来开展布局和行动?如何结合自身优势,避开短板,进行长期规划和高效执行?
 

  在一系列智慧城市样本中,江阴以起步早、思路活、成果领先等几大显著优势,成为我们重点研究对象。近日,《哈佛商业评论》走访了江苏省江阴市。从采访中我们了解到,江阴发展智慧城市有三条重要经验:第一,走集约化道路,各部门实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第二,以人为本,应用融入城市生活场景;第三,体制和技术融合,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江阴:智慧融入城市血液 打造创新发展新名片

江阴智慧城市满足市民多元化的场景需求
 

  江阴智慧城市三步曲
 

  江阴市位于长江三角洲的“十字路口”,虽是无锡的一个县级市,但经济实力却远超很多地级市。2017 年江阴GDP总量已经达到了3488亿元,在全国县级市竞争力排名中连续 14年蝉联榜首。江阴的民营经济和制造业极其发达,享有“中国制造业第一县”、“中国资本第一县”的美名,拥有上市公司 47 家,12 家上榜中国民营企业 500 强。
 

  为了不断满足企业发展需要,提高市民生活质量,江阴近年来不断大力发展信息化,并将智慧城市作为江阴的新“名片”。“现在各地都在拼招商政策,企业的土地成本、用水用电现在基本都一样了。那接下来拼什么?那就是拼政府服务了。智慧城市就是江阴未来的新‘名片’。”
 

  早在 2008 年,江阴市就设置了专职的信息化管理部门并出台了《江阴市政府信息化项目管理办法》,对全市信息化项目进行统筹管理。2014 年,江阴市将信息化项目统筹与财政资金管理有机结合,实现智慧城市建设的高效统一。
 

  2016 年,江阴就开始进行探索实践智慧城市“大数据共享、大体系共建、大业务协同”的新建设模式,2017 年,江阴市正式被江苏省确定为县级集成改革试点城市,智慧城市成为了集成改革的技术基石和智慧基因。在江阴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规划、亲自推动下,江阴在智慧城市道路上走出了三步曲。2016 年,完成四朵云 + 一平台的政务云建设;2017 年,建成大数据中心,成功打破了跨部门“数据孤岛”,同时建成互联网 + 政务、城市网格化管理两大管理体系;2018年,建成了安全防控、便民服务、制造强市三大管理体系,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全面融入城市居民生活。
 

  为了实现智慧城市的梦想,江阴以政府引导、统筹协调、深度融合为指导思想,充分发挥企业的创新能力,让更多的民众切实感受智慧城市带来的变化,走出了一条颇具特色的智慧城市发展之路,在全国同类城市中位居前列。
 

  集约化管理 ,打破“信息孤岛”
 

  自智慧城市写入国家战略规划后,各地发展智慧城市的热情高涨,但因为缺乏经验,造成了很多问题。
 

  比如,有的城市缺乏顶层设计,在引入各种“高大上”的技术方案后无法落地,智慧城市成了面子工程;再比如,主管部门一窝蜂地购置昂贵设备,每个部门都搞一套信息化设备和规划,数据存留在各部门私有设备上,造成了“信息孤岛”。
 

  江阴也遇到过这样的问题。“从财政的角度,我们投入不少,一年接近三个亿,但还是满足不了需求。”在江阴市看来,发展智慧城市最核心的推动力是无限增长的信息化需求和有限的财政资金之间的矛盾。
 

  “新技术新方案层出不穷,乱花迷人眼,也引起了各部门浓厚的兴趣,难免出现步子太快、求新求快的情况,我们不反对上信息化,我们反对的是没有考虑清楚实际应用,就上信息化。” 针对这一痛点,江阴市决定横向打通部门网络,全面采用云计算技术,对各部门现有机房、软硬件设施、网络等资源进行整合,统一建设基础设施、支撑软件、信息资源、运行保障和信息安全工程,打破各部门信息孤岛,按照全新逻辑整合政务大数据,实现“全市统筹、资源共享”的管理目标。
 

  2016年,在综合考虑开放性、专业化、定制化和本地化服务等因素后,江阴选择了新华三作为合作伙伴。
 

  仅仅用时 5 个月,江阴市就完成了四朵云 + 一平台的政务云基础框架。四朵云分别是政务云、公安云、财政子云和人社子云,一平台是视频监控综合平台。为了满足财政、人社、公安等系统保密性和安全性的需求,2017 年又建成了政务内网云、政务外网云两个体系。
 

江阴:智慧融入城市血液 打造创新发展新名片

江阴市通过集约化管理打通了信息孤岛
 

  根据江阴市政府的定制需求,新华三选定以 OpenStack 为基础架构,保证了基础架构的灵活、开放和自主可控,形成机房集中、数据集合、网络和设备集聚、开发管理集中的方案,云主机、云网络、云安全、云存储、云应用、云数据库、大数据等资源在同一个云平台上进行部署交付,用户只需申请所需的云资源。
 

  云平台构建必定涉及众多原有业务迁移工作,这也是江阴关注的重点,对此,新华三为运维能力强的部门提供了可视化编排的虚拟化数据中心 VDC 功能,为用户提供灵活可拖拽的操作界面,实现云资源实时部署、调整;对于自身运维能力较弱的部门,可以由云信息中心进行统一运维,节省成本。
 

  以人为本,“智慧”融入多元生活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