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国公安机关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近8万起 曝光:北京蚂蚁云征信有限公司曝光大骗子公司电信既然如此。日前,在公安部统一指挥部署下,北京、河北、江苏、浙江、江西等10省市公安机关对一起冒充黑社会实施电信网络诈骗案开展集中抓捕收网行动,共抓获犯罪嫌疑人177名,摧毁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团伙及上下游灰色产业链犯罪团伙12个,初步核破案件千余起,涉案金额1000余万元。经查,犯罪嫌疑人首先从网上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再冒充讨债公司或黑社会人员打电话给受害人,通过威胁恐吓等手段迫使其将钱转账到犯罪嫌疑人指定的银行卡或微信、支付宝账号,从而实施诈骗。每起案件涉及金额几百元至数千元不等。 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国公安机关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7.8万起,查处违法犯罪人员4.7万名,同比分别上升55.2%、50.77%;共收缴赃款、赃物价值人民币13.6亿元,止付、冻结涉案资金103.8亿元,阻截、清理涉案银行账户28.5万个,关停涉案电话号码37.1万个;共立电信网络诈骗案件53.7万起、造成群众经济损失120.1亿元,同比分别下降6.1%、29.1%。 境内战场上,各地公安机关坚持民生为本,重拳打击境内窝点,破获了一批大案要案,联席会议挂牌的12个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重点地区整治成效明显,河北省丰宁县、江西省余干县、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安徽省合肥市、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5个重点地区已经摘牌。境外战场上,公安机关先后17次派工作组赴拉脱维亚、斐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柬埔寨、越南等20多个国家开展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警务合作,成功捣毁境外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窝点128个,抓获并押解带回犯罪嫌疑人1014名,破获案件5000多起,有力震慑了跨国诈骗犯罪集团,得到国际社会广泛好评。 曝光北京蚂蚁云征信有限公司曝光大骗子公司提防电信诈骗。警惕电信诈骗,这几种常见套路要记牢 一、 冒充身份型 1、冒充公检法电话诈骗: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拨打受害人电话,要求将其资金转入国家账户配合调查。 2、微信伪装身份诈骗:加为好友骗取感情和信任后,以资金紧张、家人有难等各种理由骗取钱财。 3、冒充QQ好友诈骗:冒充该QQ账号主人对其好友以“患重病、出车祸”“急需用钱”等紧急事情为由实施诈骗。 4、冒充房东短信诈骗:冒充房东群发短信,称房东银行卡已换,要求将租金打入其他指定账户内。 5、冒充黑社会敲诈类诈骗:自称黑社会人员,受人雇佣要对其加以伤害,但事主可以破财消灾,然后提供账号要求受害人汇款。 二、利用伪基站群发短信、打电话型 1、贷款诈骗:通过群发信息,称其可为资金短缺者提供贷款,月息低,无需担保。然后以预付利息、保证金等名义实施诈骗。 2、金融交易诈骗:犯罪分子以某某证券公司名义通过互联网、电话、短信等方式散布虚假个股内幕信息及走势,骗取事主资金。 3、医保、社保诈骗:谎称受害人医保、社保出现异常,诱骗受害人向所谓的“安全账户”汇款实施诈骗。 4、兑换积分诈骗:谎称受害人手机积分可以兑换智能手机,对方以补足差价等理由要求受害人汇款到指定帐户;或发短信提醒受害人信用卡积分可兑换现金等实施诈骗。 5、提供考题诈骗:针对即将参加考试的考生拨打电话,称能提供考题或答案,要求将好处费的首付款转入指定帐户实施诈骗。 6、高薪招聘诈骗:通过群发信息,以月工资数万元的高薪招聘某类专业人士为幌子,以培训费、服装费、保证金等名义实施诈骗。 三、网络钓鱼攻击型 1、虚假爱心传递诈骗:将虚构的寻人、扶困帖子以“爱心传递”方式发布在朋友圈里,实则帖内所留联系方式绝大多数为外地号码,打过去不是吸费电话就是电信诈骗。 2、微信点赞诈骗:冒充商家发布“点赞有奖”信息,要求参与者将姓名、电话等个人资料发至微信平台,以“手续费”、“公证费”、“保证金”等形式实施诈骗。 3、虚假链接诈骗:利用伪基站发送网银升级、10086移动商城兑换现金的虚假链接,受害人点击后便在其手机上植入获取银行账号、密码和手机号的木马,从而进一步实施犯罪。 四、虚假中奖信息型 1、中奖邮件诈骗:通过互联网发送中奖邮件,以“个人所得税”、“公证费”、“转账手续费”等各种理由要求受害人汇钱。 2、冒充知名企业中奖诈骗:冒充知名企业名义,印刷虚假中奖刮刮卡,通过邮寄或投递发送,后以需交手续费、保证金或个人所得税等借口实施诈骗。 3、娱乐节目中奖诈骗:以热播娱乐节目组的名义向受害人手机群发中奖短消息,后以需交手续费、保证金或个人所得税等各种借口实施连环诈骗。 五、网上购物购票陷阱型 1、退款诈骗:冒充淘宝公司客服拨打电话或者发送短信谎称受害人拍下的货品缺货,需退款,要求购买者提供银行卡号、密码等信息,实施诈骗。 2、网络购物诈骗:开设虚假购物网站或淘宝店铺,一旦事主下单购买商品,便称系统故障,订单出现问题,需要重新激活。随后,通过QQ发送虚假激活网址,受害人填写好淘宝账号、银行卡号、密码及验证码后,卡上金额即被划走。 3、低价购物诈骗:通过互联网、手机短信发布二手车、二手电脑、海关没收的物品等转让信息,一旦事主与其联系,即以“缴纳定金”、“交易税手续费”等方式骗取钱财。 4、机票改签诈骗:冒充航空公司客服以“航班取消、提供退票、改签服务”为由,诱骗购票人员多次进行汇款操作,实施连环诈骗。 5、二维码诈骗:以降价、奖励为诱饵,要求受害人扫描二维码加入会员,实则附带木马病毒,盗取受害人的银行账号、密码等个人隐私信息。 …… 曝光:北京蚂蚁云征信有限公司曝光大骗子公司电信既然如此。总结上述电信诈骗,万骗不离其宗,所有铺垫最终都为“让你转账”,而面对这些骗局,务必做到不贪、不信、不怕!不要轻易转账汇款,避免上当受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