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宝宝闪亮登场 啊啊啊,朋友们,好久不见,真是想想想死你们了! 最近事情多又多,中医君都忙蒙圈了~突然想起好像太久没更新,简直对不住大家T.T 其实我是怕我要是再不出来更新一下,你们都要忘记我了 前几天跟朋友闲聊,她的母亲最近对“养生”非常痴迷,什么“血脂高不能吃蛋黄”,“粗粮好,以后就吃粗粮”,“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等等,甚至买回来一大堆的“补品”...... 相信很多做子女的都遇到过这样的烦恼吧? 其实非常能理解,因为人到中年,身体开始走下坡路,就会格外注重养生,但是一不小心就容易走弯路! 中医养生保健源远流长,早在千年以前,中医典籍《黄帝内经》就提出了顺应自然、起居有常、劳逸适度、饮食有节等养生观点。  现在生活条件以及医疗条件越来越好,但是人们的疾病并没有因此而减少,部分原因是由于工业的发展导致空气、水源以及食品的污染,但更多的是人们的生活违反了《黄帝内经》提出的养生原则,所以中医养生理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先来看一下, 常见的养生误区有哪些?1 运动过量 “生命在于运动”这句名言很容易误导人。专业运动员往往伤病缠身,寿命比一般人要短,这是因为经常超负荷训练过早透支了生命。自然界中,野兔能活蹦乱跳,但寿命一般不超十年。乌龟活动缓慢,但寿命很长。老年人或体质较弱的人,宜采用气功、太极拳、八段锦等动作从容和缓的锻炼项目。  2 晨练越早越好 很多人喜欢早起出去晨练。 原国家卫生部副部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陇德表示,清晨锻炼可以说是“健康杀手”,很容易诱发血管痉挛,进而引发脑中风等。“从人体而言,一夜不进水米,血液黏稠度高,清晨时血压也处于一天当中的峰值,这个时候锻炼特别容易突发心脑血管疾病。” 另外,由于身体机能老化,晨起后短时间内肌肉、四肢等运动器官还处于松弛状态,很难一下子提到较高的水平,这时锻炼,容易摔伤、碰伤、扭伤身体。 3 迷信“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饭后立即走路,一方面胃容易被食物撞击刺激导致急性胃炎,另一方面因走路时血液供应下肢增多,胃相对缺血,对消化不利。饭后1小时内最好静养。 4 过分强调素食 饮食要多样化,满足机体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求。《内经》提倡“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5 跟风喝茶 许多人喜欢茶道。茶能养身,但不要忽视茶也有寒热之分,绿茶及某些地方特色茶性寒凉,胃寒之人不能吃,可改用红茶。 6 烧烤及冷饮,毫不顾忌 许多人喜欢烧烤,有空常聚合亲朋好友到外面烧烤或到街边吃串串烧,其实,烧烤食品燥热动火,含有强烈的致癌物质,只可品尝,不可纵欲。冰冻食品易伤脾胃的阳气,导致胃肠炎,消化功能不良,也要少吃。 7粗粮好,就多吃 对于经常吃细粮的我们,吃一些粗粮确实对健康有益,能够补充B族维生素和膳食纤维。不过,一味多吃粗粮,可能会妨碍消化、影响吸收。尤其是老年人,消化系统的能力下降,吃的太多了反而会“伤了身”。 8 血脂高不能吃蛋黄 很多人认为蛋黄含有大量胆固醇,自己血脂高不能吃蛋黄。 其实,胆固醇是维持正常代谢必须的物质。80%的胆固醇是内源性的,从食物中来的外源性的只占20%。鸡蛋中含有大量卵磷脂,是维持记忆和思维的物质。不吃鸡蛋或吃蛋清不吃蛋黄,会失去很多必要的营养素。  专家建议:正常人每天吃1个鸡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高、患糖尿病、心血管病者每两天吃1个鸡蛋比较合适。 那么,正确的中医养生方法主要有哪些? 1 起居作息,顺应自然 中医主张人的起居作息应与大自然的气候、温度变化相适应。夜间气温低,阴气重,尤其是下半夜,深夜熬夜很伤人体阳气,除非工作需要,绝不熬夜太深,因为打麻将、玩游戏、泡酒吧等去熬夜很不值得。 2 运动锻炼,气血顺畅 运动可以增强人的消化能力,血液流动通畅,从而不生病,所以人们常说“生命在于运动”。 3 调畅情志,安和脏腑 长寿老人大都开朗乐观,从容温和。中医认为安祥乐观的情绪,能使气血运行有序,反之,极端情绪会使气血运行逆乱,损及脏器。大喜伤心,怒则伤肝,思则伤脾,悲则伤肺,恐则伤肾。 4 疏通经络,调节免疫 人体有几个重要的保健穴位:足三里、关元、气海、涌泉穴,宜常按摩刺激。脚离心脏最远,处于循环远端,气血供应较差。足三阴三阳经络于脏腑。温水泡脚可以使脾、胃、肾经络通畅,温水泡脚最好睡前做。 还有梳头、按摩面部、搓耳朵等方法都可以刺激经络而起到良好的保健效果。 5 戒烟限酒,不滥用药 吸烟对身体健康没有任何好处。酒是双刃剑,少量饮酒有通血脉、助药力、消疲劳的作用,但过量饮酒对身体危害极大,容易得酒精性肝炎、甚至肝硬化。遇到身体不适,没有一定的把握不要自行用药,弄不好病治不好,副作用还出来了。 6 饮食有节,顾护脾胃 俗话说:病从口入。注意饮食卫生,不要暴饮暴食,少吃辛辣刺激以及油腻食物,以免损伤脾胃。另外,现代家庭父母亲都很关心小朋友的健康,那么对儿童的中医养生保健,有特别要提醒的吗? 要注意防寒保暖,不要挑食,这是许多家长都懂的,容易走极端的是,部分家长担心朋友受凉,拼命给加衣服,保暖过度,受寒冷刺激太少,身体免疫力下降,活动后汗出受风,感冒就来了。睡觉时被子盖了一重又一重,结果小孩热得难受就偷偷蹬被子、掀被子,一受寒,感冒也来了。若要小儿安,三分饥和寒! 中医君爱心小贴士 天气越来越冷了! 不管是大朋友还是小朋友, 早晚记得多加衣裳哦~ 小心着凉,保重身体 >-< 不管你们想不想我, 我会一直想你们的~ 像sin平方加cos平方, 始终如一! 作者:方长江(康复科) 编辑:Suzy 审核:丁丁、乔波 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心医院原创出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