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海雄 近日,有媒体报道了一位陕西的30岁青年,在近一年的时间里向90个网络借款平台借钱,总欠款达到了30万元。其向记者表示,“网络贷款钱来的太容易,甚至比毒品还上瘾害人。”而其花销不过是大吃大喝,用金钱的堆积去维护客户与朋友情谊,最终使自己背上不可挽回的地步,个人征信也被记录了逾期不还的污点,最后只能是家人帮其偿还余下欠款,甚至还卖掉了老家的一套房产。 事实上,近年来网贷的流毒已经有所改善了,但还不是很彻底,在钱来的“太快、太容易”的时代,年轻人甚至一些老年人都秉持不住诱惑,在一时的快意中肆意挥霍,到头来往往上演悲剧的结尾。前段时间,央行发布的《2018年第二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报告》中显示,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还信贷总额达到756.67亿元,占信用卡应偿信贷余额的1.21%,占比较上季度末下降0.02个百分点。这不过是信用卡一支业务上的反映,而在良莠不齐的网贷市场,这种情况更是严峻。套路贷、高利贷暂且不说,就算是合法合规的网贷平台,也有许多深陷其中的人,在个人征信报告中记录下自己的污点。 在番禺市桥国企工作的小张,国庆回了老家,他刚从老家回来就向记者反映其永远都不会再接触网贷了。原来,有固定工作的小张,在其工作和生活都进入平稳阶段时,开始接触彩票,并迅速疯狂上瘾,在今年4月接触算起,短短半年时间,投入彩票上的钱多达十几万,欠款达到8万。小张对记者表示,“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开始的,就觉得大奖一定就会出现了。刚开始中了三百、五百的小奖会让我特别兴奋,就觉得大奖一定会降临。就是这样做了半年的白日梦,才让我现在这么难过和崩溃的吧。”还不起钱的小张终于向家人坦白,这个国庆想必他和他家人过得并不开心。 同样在市桥工作的丁先生对记者表示,“网贷真是一个恶毒的事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可以解决一部分人在某一段时间的燃眉之急,但大部分人还是背上了上瘾的路子,在网贷的圈子里绕不出去。”丁先生本人并没有接触网贷,深受其烦的是丁先生的母亲,其母亲三天两头打来电话,催促丁先生拿钱给她。记者了解,丁先生的母亲今年60多岁,文化程度不高,在老家做着清洁一类的工作,微博的工资并不能满足其嗜赌的爱好,在参与地下赌庄和地下六合彩之后,欠下了几千块钱,实在还不起钱的她开始有“好心人”帮其介绍在网上贷款钱会来的容易些。丁先生向记者说道,“我要烦死了,但是又很担心。国庆的时候来了几拨人上门讨债,我妈现在都不敢去工作,躲在家里。欠的钱其实并不多,本金也不过8000,但那个平台产生的利息高得吓人,现在总共要还平台26000多元。这是典型的高利贷啊。” 就记者看来,不论是城市生活的外表光鲜亮丽的白领,还是在农村生活的普通民众,不论是文化水平的高低,一旦沾染上了网贷这条路子,似乎就变得同化、没什么区别了。毕竟,在上瘾的路上,个人变化的心境殊途同归。在依靠大环境监管部门出手严管的同时,我们个人也要秉持住诱惑,毕竟钱来的太容易并非好事,务实工作得到的金钱才来的更实在些吧。
|
上一篇:黄轩杨颖打造现实版“创业三国”
下一篇:有空的话不妨来场错峰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