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素有”中华老字号”之称的北京稻香村自1983年成立以来,可谓一路顺风顺水,顶着”稻香村”的名号着实招揽了一大批忠实拥护者。不得不说,北京稻香村在”偷龙转凤”这件事上玩得还是很成功的,只是苦了广大消费者和真正的老字号苏州稻香村了。北方的”吃糕”群众们吃了这么多年北京稻香村,却不知道所谓的”中华老字号”背后还藏了这么多猫腻儿。下面就让我们以史为鉴,还原”北京稻香村”真面目。 谈商标:”李鬼”居心叵测 步步攀附 苏州创始的稻香村于民国时期在当时的农商部注册了单”禾”字标并一直沿用。1979年,商标法颁布,苏州稻香村又申请注册了”禾”字牌商标。1983年成立的”北京稻香村”成立伊始对外称呼”稻香村南味糕点店”以彰显自己源自南方高贵的血统基因。1996年,北京稻香村便开始模仿苏州稻香村,注册使用”三禾”商标。 其次,在”稻香村”三个字上,北京稻香村同样做到了实力模仿。苏州稻香村早在1982年就在”糕点、面包”等产品类别上注册了稻香村章形商标,北京稻香村在明知该章形商标的情况下,又于1996年再次模仿苏州稻香村在”饺子”产品上申请注册稻香村文字标,该行为已构成侵权,违反了”保护在先权利”原则。 你以为这样就算完了么?当然没有。苏州稻香村曾在2003年至2008年期间两次授权许可北京稻香村在”糕点”类产品上使用”稻香村”商标。而北京稻香村在第二次获得苏州稻香村授权时,在苏州稻香村不知情的情况下,于2008年1月18日,申请注册”三禾北京稻香村”商标,明显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双方签订的商标许可合同中规定,北京稻香村应交给苏州稻香村3%商标许可费,但苏州稻香村为共同促进”稻香村”这个老字号品牌发展,将双方确认的3%的商标使用许可费用于”稻香村”品牌的维护和有关的广告宣传,可见苏州稻香村对于授权北稻在”稻香村”品牌的使用过程中给予了不少条件支持。反观北京稻香村的动机,显而易见,在明知道且并认可苏州稻香村取得商标权在先的情况下,一边享受着苏州稻香村近乎于免费的授权,一边在苏州稻香村不知情的情况下非法申请注册商标,实属恶意侵权,可见其居心叵测。 谈历史:对不起,苏州稻香村比北京稻香村早了200多年 资料记载,北京稻香村成立于1983年,为解决当时的就业问题,终于在北京市东城区工商联等的筹划下成立了。 反观苏州稻香村,要说到历史回溯,恐怕还要倒回乾隆三十八年,即公元1773年,乾隆皇帝南巡至苏州,某日微服私访到稻香村,顿觉店名颇为雅致。随后品尝店内蜜糕,称赞其”食中隽品,不可多得。”随后令苏州府将此物进贡进京。乾隆在宫中吃到苏州稻香村制作的蜜糕后龙颜大悦,便赐下一块葫芦招牌,上书”稻香村”三个大字,稻香村自此名扬天下。
这样的说法,当然不是随意编撰的,在《南方饮食掌故》和1980年”百花园”《群众文化》副刊第七期两本早年文献中便早早的记载了苏州稻香村的成名史。这样算来,苏州稻香村比北京稻香村整整早了210年之久。 谈传承:连创始人都敢移花接木,北京稻香村果然不走寻常路 根据北京稻香村提供的资料显示,其传承于1895年由金陵人郭玉生创立的”稻香村南货店”(又称”老北京稻香村”)。但据史料记载,”稻香村南货店”由于时局动荡,于1926年便已关张歇业再无后续。您可能要问了,1926年关张?那现在的三禾北京稻香村呢?他们到底又是什么关系? 下面介绍一下两位关键人物,第一位”刘振英”。北稻宣称创始人刘振英是继郭玉生后的第五代传人,但从可追溯的历史资料来看,二、三、四代传人的资料始终缺失无法提供。后经历史考证,刘振英在”稻香村南货店”关张时只有5岁,不可能具备传承能力;另据光风撰《记稻香村老经理刘振英》记载,刘振英14岁时,曾拜师北京另一家糕点店”稻香春”做学徒,一学便是八年,可见刘振英传承的是”稻香春”而非”稻香村”。第二个关键人物”宋士武”。1983年新设”北京稻香村”时,刘振英聘请”原稻香春”副经理宋士武为顾问,但在成立不到三个月之际,宋士武的身份悄然发生变化,被伪造成”原稻香村食品店”退休副经理。 可以说,北京稻香村在为自己披上老字号外衣的同时,也对创始人和顾问的身份进行了洗白,通过各种”优化”来嫁接两位领导人身份背景,达到与历史上”稻香村南货店”(又称”老北京稻香村”)的强关联。 谈竞争:北京稻香村只想赢,所以不择手段 北京稻香村为进一步获得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实现对”稻香村”字号及商标”反客为主”、”鸠占鹊巢”的目的,在微博、天猫、京东等平台对苏州稻香村通过断章取义、避重就轻等方式对苏州稻香村长期的、持续的进行恶意抹黑,通过贬低、诋毁苏州稻香村的商誉以获得不正当竞争优势,北稻此系列行为已构成了不正当竞争。 可以看到,在”百年老店””历史老字号”的虚假使用上,北京稻香村大量通过网络等媒介宣称自己为”百年老店”、”拥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于1895年始建于北京前门外观音寺,1926年歇业,后由刘振英先生于1983年重新复业。但其实北稻是1983年新设企业,其宣称的传承人刘振英老先生实际师从于”稻香春”,在1926年老北京前门稻香村歇业时年仅5岁。由此可见北稻与历史上的”稻香村南货店”及”稻香村”老字号无任何关系。 而在”企业市场份额”方面,北稻在未提供事实依据或支撑的情况下,在京东网销售页面中将自己描述为”全国糕点行业市场份额占有率第一”,这一宣传语的统计数据并无充分事实依据,北稻以片面的宣传报道引起消费者的误解,靠不正当的手段牟利,令人不齿。 |
上一篇:甘家口秩序乱点变身便民菜站
下一篇:浅析三种门禁技术的不同与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