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健康新闻 > 违法成本太低、罚款仅万元 怎能挡住自然保护区被破坏

违法成本太低、罚款仅万元 怎能挡住自然保护区被破坏

时间:2018-10-09 17:52  来源: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刚刚过去的长假,新疆罗布泊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游人们关上了大门,该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发布通告,严禁一切社会团体、单位或个人进入保护区开展旅游、探险活动。这一通告,很大程度上出于无奈,野骆驼保护区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新疆正值秋季旅游旺季,一些自驾旅行俱乐部等打着“穿越无人区”“探秘死亡之海”等噱头,在野骆驼保护区内组织非法穿越,进行旅游探险活动,干扰了野骆驼正常生活习性,对珍稀物种的栖息地造成了威胁。

  近年来,自然保护区侵占破坏问题高发,该如何保护保护区成为人们高度关注的问题。

  违法成本太低,无法形成有效震慑

  辽宁辽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盘锦和锦州凌海市境内,有鸟类近300种,尤其是8万公顷芦苇沼泽,在养育野生动物、涵养水源、防洪泄洪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生态环境部等督查发现,该保护区仍有2752口生产油井,一些油井生产时严重污染周边环境;诚通生态旅游公司在保护区建有多处苇田生产设施,还将保护区湿地以每亩15元出租用于养殖虾蟹等;位于实验区的众诚塑料制品厂于2014年开工生产,生产废水直排,严重污染周边环境……

  辽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破坏并非罕见,近日,生态环境部还公布了多个自然保护区问题,如吉林省珲春东北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建有别墅,并有企业租用核心区15公顷林地及水塘用于畜禽养殖,延田煤矿位于缓冲区,年开采煤炭约9万吨;长江豚类省级自然保护区内非法农业种植、渔业养殖面积高达7000多亩……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崔书红说,据初步统计,2018年以来,各地共调查处理了1.4万多个涉及自然保护区的问题线索,关停取缔违法企业1800多家,强制拆除违法违规建筑设施1900多万平方米,追责问责900人。

  崔书红说,自然保护区存在这么多问题,我们认为最主要的还是一些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认识不深入、重视程度不够。其次是有的地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守法意识淡薄,为侵占自然保护区的开发活动开“绿灯”;甚至在整改过程中,有的工作人员还弄虚作假,敷衍整改。“例如巡查组到出现问题的现场时,所有的违法行为都停止了,可是等巡查组走后再杀回马枪时,却发现生产活动仍然热火朝天。”

  法律制度不健全、处罚偏轻、违法成本低是保护区问题高发的原因。崔书红说,我国的《自然保护区条例》制定于1994年,受当时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等影响,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偏轻,最低罚款100元,最高罚款仅10000元,“违法成本太低,不能对违法违规行为形成有效震慑。”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