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健康新闻 > 注意!银行这些收费行为是违规的

注意!银行这些收费行为是违规的

时间:2018-10-03 11:06  来源:  阅读次数: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消息,发改委近日印发《商业银行收费行为执法指南》。

  《指南》认定商业银行多种违规收费行为,包括超出政府指导价浮动幅度的、对明令取消的收费项目继续收费的等。

  《指南》明确,对于实行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的收费项目,商业银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认定为违规收费行为:

  1、超出政府指导价浮动幅度的;

  2、高于或者低于政府定价的;

  3、擅自制定属于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范围内的收费项目或者标准的;

  4、提前或者推迟执行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的;

  5、对明令取消的收费项目继续收费的;

  6、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违规收费行为。

  《指南》明确,对于实行市场调节价的收费项目,商业银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认定为违规收费行为:

  1、在价目表外自立收费项目的;

  2、收费标准超出价目表规定的;

  3、收费对象与价目表规定不符的;

  4、对总行减免优惠政策没有执行到位的;

  5、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违规收费行为。

  《指南》明确,商业银行违背平等自愿原则,强制要求客户购买服务的,认定为违规收费行为,考虑因素具体包括但不限于:

  1、在发放贷款或者以其他方式提供融资时,是否强制服务并收费;

  2、在发放贷款或者以其他方式提供融资时,是否强制搭售理财、基金、贵金属等金融产品;

  3、在发放贷款或者以其他方式提供融资时,是否使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购买保险等金融产品;

  4、是否强制客户到指定企业办理评估、保险等业务。

  《指南》还明确,商业银行同意给予客户流动资金贷款后,在业务操作过程中违背客户真实意愿,强制以承兑汇票形式提供融资,不合理增加客户负担,虚增中间业务收入的,认定为违规收费行为。

  发改委:商业银行收费应明码标价、在醒目位置公示

  《指南》明确,商业银行应当严格执行明码标价的规定,在其营业场所醒目位置及时、准确公示服务项目、服务内容、收费标准、适用对象、生效日期、投诉方式等。

  《指南》要求,商业银行设立新的市场调节价收费项目,或者提高市场调节价的收费标准,应当按照《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公示。阶段性优惠措施无法及时在价目表中体现的,应当以书面形式向客户公示,并明确标注优惠措施的生效和终止日期。

  《指南》还要求,商业银行应当认真落实已经出台的各项优惠措施。需要客户申请的优惠措施,应当主动履行告知义务。

  银行卡年费可取消!但银行不会主动告诉你...

  目前,大部分银行的银行卡都会收取年费和小额账户管理费。银行卡年费以10元/年居多,同时,多数银行小额账户以300元为门槛,日均存款余额低于这一金额标准的普通卡,大多会被收取每季度3元的小额账户管理费。算下来,小额存款的银行卡每年每张会被银行扣掉22元。

  目前,办理借记卡年费和账户管理费的减免,需本人持身份证及指定银行卡,主动到柜台申请。在多数银行,想减免这项费用,不仅原有账户需要申请,即使是新开第一个账户,开户时若客户不提出申请,银行也要"默认"收费。

  发改委官网公布《商业银行违规收费典型案例》含诱骗买金融产品

  发改委官网公布《商业银行违规收费典型案例》,列举了只收费不服务、超出价目表收费、违规收取委托贷款手续费、转嫁成本、强制服务并收费、不执行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等6大类17个典型案例,将银行业乱收费的行为公之于众。

  据发改委列举的案例显示,有银行多与贷款捆绑收取投融资财务顾问费、账户资金托管费、投融资顾问费、常年财务顾问费等名目繁多的费用,金额动辄数百万,但是并无提供实质性服务。除了捆绑贷款的各种收费外,发改委列举的案例中,还有向部分个人客户收取理财咨询报告手续费,只收费不服务。

  大家买银行理财产品的可得注意了。

  银行理财7条潜规则,不看会吃大亏!

  一、存银行不如买理财产品

  受央行宽松货币政策影响,近年央行不断的降息,目前银行活期存款利率只有0.35%,一年期基准利率也只有1.5%,3年期也才2.75%。粗略计算一万元存一年的定期存款,一年下来只有150元的利息,照这样的节奏下去,存款利息连CPI都跑不过,资产等于变相的贬值。

  那有没有更好的选择呢?当然有了,以余额宝为代表的货币基金型产品简直可以秒杀银行存款,余额宝目前的年化收益率在2.5%左右,并且投资周期灵活,流动性接近于活期存款,例如本金一万,一年的利息就是250元,比一年期的定期还高出100元,一年活期存款利息只有35元,连零头都不够,安全性上,货币基金型产品也是风险较小的基金之一(R2较低风险)。因此货币基金型产品是替代储蓄存款的较好选择。

  二、理财风险等级要认清

  根据产品风险特性,一般银行将理财产品风险由低到高分为R1-R55个等级:

  R1(谨慎型或低风险)该级别理财产品保本保收益,风险很低。

  R2(稳健型或较低风险)该级别理财产品不保本,风险相对较小。

  R3(平衡型或中等风险)该级别理财产品不保本,风险适中。

  R4(进取型或较高风险)该级别理财产品不保本,风险较大。

  R5(激进型或高风险)该级别理财产品不保本,风险极大。

  所以投资在购买理财产品是应注意产品说明书中所标示的产品风险等级,不能简单的听信理财经理口头所说的,投资者应该以自身的风险偏好选择产品,不要盲目的追求高收益。

  三、风险评测不能马虎

  在银行买过理财产品的人都知道,首次去银行购买理财产品前要进行风险评估测试。根据银监会的规定,投资者只能购买与自己风险承受能力相应或更低风险等级的理财产品,比如你的风险评估结果是稳健型,那么你就只能购买PR1和PR2两类产品。

  然而,为了提高销售业绩,很多银行理财经理会引导客户,甚至代替客户填写风险评估测试,以达到可以购买更高风险级别理财产品的客户评级,这样能确保买产品时不受限制。然而对于客户来说,买到"风险超标"的产品,本金和收益可能面临着超出自身承受能力的风险。因此风险评估测试一定要自己认真做,不能走过场。不要轻信理财经理的一面之词,以免买到自己风险承受能力之上的产品,从而超出自己的风险承担能力。

  四、预期收益率不等于实际收益率

  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是投资者在购买时最为关注的指标之一,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预期收益率是指,银行在发行理财产品时对产品的最终收益率的一个估值,并不代表银行理财产品到期的实际收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