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武建平 通讯员 李泽红 敬臻)“过去这里是乱糟糟的茅草街,而今的街上整洁明亮,基础设施健全,环境真是越来越好哒!”今年64岁的李伟华是土生土长的青林人,一直在集镇街道做生意,见证了青林小城镇的变迁。今年来,青林回维乡采取包保责任到人、购买社会服务、开展志愿活动等一系列措施,使集镇环境卫生得到极大改善,在全县小城镇建设评比中取得了稳居前三的好成绩。 居住环境关乎百姓的生活,是群众呼声最高、最想解决的事。桃源县委、县政府本着“小事不小,做实就好”的原则,从今年3月开始,累计投入3000多万元开展集镇清洁工程。活动实施以来,和青林回维乡一样,各集镇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乱搭乱建的雨棚不见了踪影;占道堆放在人行道上的货物大都转移;常年积存的卫生死角,也已清理得干干净净;以往排污沟里散发的臭气,也被扑面而来的清风取代…… 要在小事上精雕细琢,离不开基层党员的真抓实干。桃源县以党员队伍建设为依托,由党政一把手挂帅,组建干部职工、村组干部参加的大型整治工作队伍,对乡镇环境问题进行“拉网式”调查、专题会商、综合整治。九溪镇纳入规范保洁管理的主次干道4条,共3.8公里。工作队加班加点地扑在清洁工程一线,进村入户给群众讲解政策,疏导情绪,营造了人人知晓、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并以清洁行动为突破口,回应群众呼声,查漏补缺,大力完善基础设施。截至8月底,九溪镇拆除临街棚架172处、占道广告牌12个,清理违章建筑350平方米、卫生死角13处。新栽98株行道树,新增50盏路灯;改造老旧下水管网500米;硬化道路300米。这些工作大多是在群众的配合下完成的。不仅如此,群众还自发组成志愿服务小队,加入到巡查和整治工作中来。 “集镇如今大变样,路宽了,水清了,连空气也新鲜了,这才是美丽乡村呀!”说起集镇清洁工程,夷望溪镇居民朱洪志连声叫好。据不完全统计,工程启动以来,桃源县共拆除亭棚1300多处,清理违章建筑9100平方米,清理违规破损广告牌2600余块,铲除卫生死角1200余处,规范整治出店经营1000余次,整治车辆乱停乱靠1100余台次,整修破损人行道板2000余平方米,更换、维修路灯设施500余件,新设环保垃圾桶3000余个。各乡镇环境面貌大为改观,居民生活大为改善,受到辖区群众的普遍称赞。今年,桃源县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4.8%,排名全市第一。通过扎实开展沅江干支流综合整治,遏制了沅江干流乱占乱建、乱采乱挖、乱围乱堵、乱倒乱排等行为,沅江国控和省控断面水质均达三类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