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报记者 周瑛 残疾人康复器材 建筑新村街道办事处下辖解放路社区、和平新村社区、绿景嘉园社区、历山东路社区、花园路社区。国家提倡全民健身,鼓励人们坚持体育锻炼,可是五个社区都位于市区繁华地段,能用来健身的场地有限,那如何让五万多居民放心锻炼呢? 活动室里器材多 为了解决场地问题,五个社区都建立了自己的活动室。在活动室内打个乒乓球、羽毛球都没问题。像做得不错的花园路社区居委会,活动室更加“先进”,里面还有跑步机、拉伸器等器材。办事处工作人介绍,一般社区很少有残疾人可以使用的锻炼器材,但是花园路社区的活动室就考虑到这一点,里边还有专门帮助残疾人锻炼的康复器材。 街道办事处会也帮着居民们联系室外的运动场地。如果遇到恶劣天气,没法在室外锻炼,甚至会出资让市民去私立的室内健身馆去锻炼。酷暑天里,办事处工作人员还会买上冰棍等冷饮,帮助运动完的居民消暑。 建筑新村街道办事处文体站站长王凤申说,为了提高人们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办事处每年都会在气候宜人的春秋两季举办运动会。而运动会的场地几乎都是在绿景嘉园的健身小广场。虽然小广场面积也不算大,但是因为有个篮球场,所以篮球赛、乒乓球赛、羽毛球赛等比赛都能正常举行。 办事处在资金上也不遗余力地支持居民健身活动。除了购买日常需要的运动器材,辖区健身社团成员的运动服、表演服以及音箱、乐器等,也都是由办事处出资购买。王凤申说,仅这方面的支出,每年就达到了十五六万元。 健身活动挺丰富 据了解,辖区各居委会都有自己的健身社团,像太极功夫队、铁银花艺术团等。王凤申说,参加这些健身社团的多是退休的老年人,大家聚在一起跳跳健身舞、打打太极拳,让退休生活变得多姿多彩。 太极功夫队队长祁成勋介绍,成员有20多人,最大的快80岁,最小的也已经62岁,他们几乎每天早上都坚持到附近的山东职业学院锻炼,风雨不辍。遇到极端天气,就转战到居委会的活动室,所以“功夫队的成员身体都不错。” 除这些健身社团,建新街道一些喜欢冬泳的老年人,有的都已经坚持20多年了,“有的还是夫妻俩一起坚持,很难得。”王凤申说。
|